博客 頁面 199

思科推出「人工智能防禦」 由 AI 保護 AI 應用

Cisco AI Defense

思科(Cisco)推出可融入至網絡結構的解決方案「思科人工智能防禦」(Cisco AI Defense),讓企業在開發、部署和存取 AI 應用程式時能有效偵測和抵禦威脅,毋須犧牲速度或安全。

AI 應用程式涉及多模型和多雲端,帶來複雜的安全挑戰。漏洞或會出現在模型或應用程式,當中牽涉不同的負責人,包括開發人員、終端用戶和供應商。此外,企業逐漸運用專有數據訓練模型,風險將日益增加。思科執行副總裁暨首席產品總監 Jeetu Patel 認為:「企業需要一個通用的安全防護方案,保護用戶及應用程式,以釋放 AI 的創新和應用潛力。」

「思科人工智能防禦」可以幫助企業了解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以及其使用的訓練來源,並能偵測公共雲端及私有雲端中未經授權或已授權的 AI 應用程式,以及監察 AI 模型的各種潛在安全問題。其由 AI 驅動的紅隊(red team)融入演算法技術,能夠識別各種潛在漏洞,並適時建議安全團隊採取保護措施。透過持續驗證,可長期防範潛在安全威脅,如指令注入攻擊、拒絕服務攻擊,以及機密數據外洩等。

針對員工使用外部的 AI 應用程式,該方案能提供完整概覽,概括員工所用的未經授權或已授權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實施存取政策限制員工存取未經授權的 AI 工具;持續防範威脅和機密數據遺失,並確保合規。

Jeetu Patel 強調,「思科人工智能防禦」與個別 AI 模型內建的安全防護不同,能針對多模型提供一致控制能力,並自動以最佳方法偵測 AI 安全問題。該方案已內置於思科安全雲端中,即由 AI 驅動的統一跨域安全平台,可與現有數據無縫整合,實現高度可視性和控制能力。

最新影片

NVIDIA GeForce RTX 50 Blackwell 技術預覽

NVIDIA GeForce 50 Blackwell

NVIDIA 的 Blackwell 架構 RTX 50 發表,在實卡解禁前,官方先公開更多新架構特點,當中為實現影視級離線渲染畫質而生的 RTX Neural Rendering,以及加速運行語言模型等,對今代的核心基礎有進一步改革。

首見 Neural Shaders

RTX Neural Rendering 隨 RTX 50 推出,目標為提升實時渲染的影視級效果,行之多年的可編程 Shader 雖有彈性,但面對複雜的物料質感如絲絹、寶石金屬等,需要使用很長的代碼及較多渲染資源,近看才會有高度逼真感。改用神經網絡渲染訓練後,可大幅提升效率簡化部署,但就需要為 GPU 的 Shader 加入小型人工智能網絡,在 Blackwell GPU 上以 Neural Shaders 實現。而 Microsoft 亦會引入 Cooperative Vectors,解鎖更多 Tensor Core 的潛在用途,讓開發者全面加速使用 Neural Shaders。

有了 Neural Shaders 幫助,RTX Neural Rendering 可實現更多以往高負載的渲染功能,如渲染規模、材質、粒子效果、光線細節等:

全新 DLSS 4 4X 影格生成

DLSS 3 目前已經十分成熟,特別在 Ultra preformance 下的畫質甚為顯著,影格生成也有好評,Blackwell 世代有更高效核心,而且升級至 DLSS 4,有全新多重影格生成可達 3X 及 4X,只有 RTX 50 顯示卡可以支援。它並非簡單從 DLSS 3 的影格生成強行「插值」,在渲染流程中需要用到 GPU 內的 Flip Metering 單元進行檢測,配合 AI Optical Flow 和 DLSS 4 達至可接受及平穩的 4X 效果。在最理想情況下,每 16 個像素中有 15 個由 DLSS 4 所生成,而玩家不會感受到明顯差異。

另外 DLSS 3 使用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 模型作運算,今次 DLSS4 會引入 Transformer 模型,能參考更多位置,對於光線重建(Ray-reconstruction)等場合,要應用 2 倍參考數量和需要 4 倍計算量,以達成更高畫面穩定性,減少殘影閃爍瑕疵等,增加細節還原度。廠商特別在《NVIDIA App》內加入 DLSS 覆蓋選項,可為 DLSS 3 的遊戲強行調用 DLSS 4 多重影格生成或切換畫質更好的 Transformer 模型。

Reflex 2 預測渲染

影格生成會發生額外延遲值,DLSS 3 會配合 Reflex 技術解決,而 DLSS 4 多重影格生成會配合 Reflex 2 技術的 Frame Warp,即使競技遊戲都可使用,原理是檢測滑鼠最後位置,對比遊戲的前後幀、色彩、深度值等對生成畫面進行變形和修復再輸出,屬 Predictive Rendering 預測渲染技巧。有了以上種種,RTX 50 + DLSS 4 能在 4K 240 顯示器上大幅提升流暢度。

Blackwell 架構變化

Blackwell GPU 晶片

Blackwell GPU 晶片的架構比上代更複雜,不單針對提升 AI 算力及加入 Neural Shader,亦有為功耗及記憶體連線作增強。現在每個 SM 單元內的 CUDA core 改為統一 FP32/INT32,比 ADA 架構的 FPS32/INT32+FP32 混搭更有效率,而且升級 5 代 Tensor Core 可支援直接運行 FP4 精度運算,令吞吐量比上代升一倍。

其 RT Core 進化至第 4 代,針對 Ray Triangle intersection 引擎作出增強,支援叢集化處理/解壓及 Linear Swept Spheres 運算,比 ADA 架構有一倍提升而只有 75% 記憶體佔用率。

Blackwell GPU 分派 Neural Shader 指令的排序單元效率亦有 2X 改善,加上新增 AI Management Processor 會配合語言模型使用狀態,統整 RT/CUDA/Tensor Core 運行,以同時提供更佳回應延遲及平順畫面渲染+影格生成。

由於電晶體及單元數量更多,Blackwell GPU 亦全面支援 Max-Q 節能設計,除了轉用 GDDR7 記憶體的能源效益有近一倍改善,GPU 各區塊的時脈、供電及功率控制有加強,在低電狀態下改善效能及時脈反應更快速復原,能更多使用深層睡眠來節電。

在影像方面,Blackwell GPU 已升級到 DisplayPort 2.1 UHBR20,對應更高解像度及更新率,而影片處理升級至 9 代編碼器及 6 代解碼器,支援 AV1 UHQ、2x H.264 解碼、MV-HEVC,以及新一代主流拍片裝置提供的 4:2:2 格式編碼解碼,可提升影片處理效率。

Blackwell RTX 50 的架構革新令玩家期待,而且桌面機的本機 AI 應用也會隨新卡正式上市與 RTX AI PC 計劃加速進行,有關 RTX 50 首批顯示卡及效能解禁,請留意《PCM》的更新。

最新影片

充電盒有觸控屏幕.支援 2.4GHz 傳輸 最佳旅行耳機 JBL Tour Pro 3

JBL 於 2023 年推出充電盒上配備觸控屏幕的 Tour Pro 2,讓用家可以更方便地設定耳機的一些功能,而新推出的 JBL Tour Pro 3 在多方面都有所提升,特別加入一些針對旅行人士的功能,可說是最佳的旅行耳機。 

JBL Tour Pro 3 最搶眼的地方,當然是充電盒上那個 1.57″ 的觸控屏幕,用家可以透過充電盒來查看耳機的電量、控制音樂播放及其他設定,的確相當方便。而且使用部份音樂 app 例如 Joox 播歌時更會顯示歌詞,真的非常有趣。 

香港人喜歡去到外地旅行,上到飛機當然要享用機上的娛樂系統。不過目前僅有少數真無線耳機能直接支援航機的娛樂系統,而 JBL Tour Pro 3 便是其中一之。她的充電盒在接連 3.5mm 或 USB-C 線作音頻傳輸時,可變成一個 2.4G 無線發射器。方便用家接連航機的娛樂系統、電視等設備來使用。

在飛機或火車上擔心難以好好休息?Tour Pro 3 支援自適應降噪,兩邊耳機配備共 6 個麥克風,配合 JBL Crystal AI 演算法,讓耳機能因應周遭環境調節降噪等級,能減緩一般降噪耳機帶來的窒悶感。加入全新的 SilentNow 靜噪功能,開啟此功能後,耳機會斷開藍牙連接並開啟降噪,讓使用者可以寧靜的空間內稍作休息。並可自定靜噪開始和結束時間,也可以同時設定鬧鐘,以喚醒自己。

至於音色方面,Tour Pro 3 作為 JBL 的旗艦級產品,當然不會欺場。耳機採用圈鐵雙驅動單元,平衡電樞動鐵單元負責處理高音,而 10.2mm 動圈驅動單元則提供強勁的低音和生動的人聲。耳機還通過 Hi-Res Audio Wireless 認證,支援 LDAC 無損音樂編碼。
初步試聽,耳機在低頻的爆發力,真的很有 JBL 的特色。但同時在中高頻也有很高的分析力,音色表現讓人滿意。另外耳機還支援 360 音效及頭部追蹤功能,在收看或收聽支援 Dolby Atmos 的串流影片或音樂,會帶來沉浸式的環繞聲效果。透過 JBL Headphone app 就能進行為耳機的各項功能進行設定。

小結

PCM Rating : 4.5/5

best performance 2022

JBL TOUR PRO 3 的功能齊全,充電盒支援 2.4G 無線發射器功能,是目前少數真無線耳機配備的功能,讓耳機可配合航機娛樂系統或健身室的器械使用。耳機支援 LDAC 無損音樂傳輸,音色不俗。個人最欣賞是 SilentNow 靜噪功能,在工作時使用,可完全隔絕周遭的聲音,讓用家能更專心工作。

優點

  • 充電盒配備觸控屏幕,可控制音樂播放及設定耳機的功能
  • 支援 LDAC
  • 充電盒支援 2.4G 無線發射器功能,方便在航機上使用娛樂系統

缺點

  • 充電盒略為偏重

JBL TOUR PRO 3 產品資料
驅動單元尺寸: 10.2mm 動態驅動器 + 5.1mm x 2.8mm 平衡電樞
頻率響應範圍: 20 Hz -40 kHz
阻抗: 32 ohm
靈敏度: 104 dB SPL@1 kHz
麥克風靈敏度: -38 dBV/Pa@1 kHz
藍牙版本(耳機/充電盒): 5.3
無線音樂編碼 : SBC、AAC、LDAC
音樂播放時間: 10 小時 (降噪關閉) / 8 小時 (降噪開啓)
總播放時間: 約 10 + 30 小時 (降噪關閉) / 8+ 24 小時 (降噪開啓)
充電模式: USB-C 充電線 / Qi 無線充電
充電時間: 2 小時 (支援 10 分鐘=3 小時快速充電)
售價:HK$2,299
查詢 : World-Tech Distribution (HK) Limited (23744923)

《ZCOPE最新影片:

《WhatsApp》再推新功能 相片 / 影片加特效、分享貼圖集

《WhatsApp》再推新功能 相片 / 影片加特效 分享貼圖集

《WhatsApp》不斷推出新功能,最新一波主要是針對相片、影片特效及貼圖的新玩法,即刻同大家試試這些新功能。

去年《WhatsApp》推出了視像通話的特效功能,讓對方可見到不同的濾鏡效果,頗受用戶歡迎,於是今次就將這些特效加入至自拍相片、影片中,於對話時使用自拍相片或影片功能,就可用到這 11 種特效、11 種濾鏡及 12 種背景,令自拍相片、影片更有趣,就如《Snapchat》的玩法,不過特效數量及效果有待增加。

另外,為了可讓用戶更快速對訊息表達心情,現在只要在對話中的訊息、語音訊息上點按兩下,便能選擇常用的心情作回應,測試發現相片及影片未能使用點按兩下的功能,不過只要長按亦會照舊出現常用心情及回應動作。而貼圖方面,現在可直接在對話中,選擇貼圖集並分享給對方,讓朋友也能一齊使用同一套貼圖。

以上所講的新功能已在 Android 及 iOS 最新版本的《WhatsApp》用到,不過還有一個新功能是 iOS 用戶比較關心的,就是之前在 Android 已有得玩的自製貼圖功能,《WhatsApp》官方表示很快就會在 iOS 版本推出,iOS 用戶再耐心等一下吧。

【ZCOPE】聽歌 x 打機 仲有混合主動降噪 Final VR3000 Wireless 真無線電競耳機

遊戲耳機唔一定要大大隻,重耷耷先叫好。呢隻 Final VR3000 Wireless 唔只打機有唔錯的定位效果,用嚟聽歌都好出色嘅表現…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條例最快 2026 年實施 Fortinet 提供應對建議

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嚴重,關鍵基礎設施如能源、金融和通訊系統更成為主要的攻擊目標,一旦被攻陷,可能對社會造成深遠影響。為提升香港整體的電腦系統安全及減低因網絡攻擊導致必要服務被干擾或破壞的可能性,香港特區政府於 2024 年提出《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Fortinet 預視條例將為「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以至企業帶來技術及管理的雙重挑戰。同時,政府期望《條例草案》通盡快通過,若順利最快於 2026 年實施,相關機構應加快腳步做好準備。

隨著網絡攻擊的複雜度與頻率不斷增加,許多關鍵基礎設施的系統已成為攻擊者的主要目標。這些攻擊可能導致服務中斷、數據洩露甚至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香港政府認為有必要透過立法,對本地「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提出明確的網絡安全要求,以確保系統具備足夠的抵禦能力。

條例對「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提出一系列具約束力的規定。這些規定包括設立專責的安全管理單位、識別和保護關鍵系統、強化事故應對能力、進行定期安全審核,並對內部員工及外部承辦商進行網絡安全培訓等。這些要求旨在通過技術與管理手段,建立一個更加穩固的網絡安全環境。

Fortinet 工具協助企業應付挑戰

Fortinet 就條例的內容為企業提供不同建議措施。該公司香港區總經理馮家健表示,《條例草案》要求營運者設立專責的安全管理單位,負責監控與管理網絡安全。這對於許多企業來說,可能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他指出,Fortinet 的 Security Fabric 安全織網平台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集中化的網絡可視性與威脅監測,並提供實時的數據分析功能。通過整合 FortiManager 和 FortiAnalyzer,企業能夠快速識別安全風險,確保合規性與營運效率的雙重保障。

此外,條例要求營運者識別並保護其關鍵系統,並向監管機構提交相關資訊。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全面了解其 IT 和 OT(運營技術)環境,並具備精細的控制能力。Fortinet 的 FortiGate 解決方案整合多種技術,包括 FortiSwitch 和 FortiGuard Labs,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對核心資產的可視性。同時,FortiSIEM 提供自動化關鍵系統識別與監控功能,確保企業能迅速且準確地回應監管機構的需求。而 FortiPentest、FortiDAST 和 FortiTester 等工具能幫助企業定期評估其網絡安全狀況,並持續改進。

值得留意的是條例還特別強調提升事故應對能力的重要性,甚至列明嚴重事故通報時限為 12 小時,其他事故則為 48 小時。Fortinet 北亞區資訊安全總監鄺偉基直言:「當有事故發生,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如果借用系統數據生成報告可避免一不小心過了通報時間而罰款。利用 FortiDeceptor 能主動捕獲攻擊者行為並阻止其進一步擴散; FortiSOAR 則通過自動化流程縮短事件回應時間,同時生成詳細的事件報告,幫助企業快速回應及滿足監管要求。」

在強化網絡安全框架方面,條例要求企業採取更嚴格的防禦措施,以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並減少風險。Fortinet 的 AI 驅動解決方案(如 FortiEDR 和 FortiNDR)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實時威脅檢測與應對,幫助企業主動識別漏洞並降低風險暴露。

條例強調安全審核與人員培訓的重要性,Fortinet 的安全意識與培訓服務(SAT)結合國際標準與最新威脅情報,幫助企業提升員工和承辦商的網絡安全意識,從而減少人為錯誤的風險。

《條例草案》已進入審議階段,一旦實施無疑會對香港的「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帶來新挑戰,企業在應付法規挑戰的同時,也可視之為提升安全能力與競爭力的契機。

最新影片

獨家磁性流體驅動器技術 日系匠魂級耳機 Technics EAH-AZ100

今年是日本音響品牌 Technics 成立 60 週年,因此特別推出 Hi-Fi 級無線降噪耳機 EAH-AZ100,新型號並不是傳聞中的 AZ-080 改良版,而是將萬元級有線耳機 EAH-TZ700 首創的「Magnetic Fluid Driver 磁性流體驅動器」融入其中,以提升耳機的音色表現,同時亦會就降噪技術加以改良,以滿足用家對音色及日常使用的不同需要。

「Magnetic Fluid Driver 磁性流體驅動器」是 Technics EAH-TZ700 旗艦級動圈有線入耳式耳機的核心技術,原理是在動圈單元的驅動器磁鐵和音圈之間的極狹空間內,注入充滿磁性顆粒的油狀液體,使音圈於驅動振膜時能提升穩定度及大幅降低失真率,呈現最真實且細緻的聆聽體驗。而來到 EAH-AZ100,廠方更要將磁性流體驅動器單元微型化,亦要在細少的耳機內加入電池、電路及收音咪等,同時亦要兼顧耳機的高水準音色表現及不同功能的發揮,的確好不容易。初步試聽,EAH-AZ100 的音色非常乾淨細緻,分析力強。支援 LDAC 讓耳機的中高頻發揮更為出眾,試聽 Nowlu 的《yoin》及 Do As Infinity 的《Till We End The Day》,人聲和樂器的層次豐富,音樂的細緻部份也能忠實表然出來。

除了新的單元技術,EAH-AZ100 還支援 Adaptive Noise Cancelling 適應性降噪技術,能根據周圍環境、背景噪音水平和耳朵的個體形狀,自動調整降噪水平,以確保在任何時間和情況下都能獲得最佳音質體驗。另外,針對通話的應用,耳機使用全新的「Voice Focus AI」通話功能,結合了 AI 降噪晶片每邊耳機中的三個咪高峰,提供專屬調校,能有效將背景噪音例如街道的交通聲、背景風聲或吵鬧的喧嘩聲等排除,並加強對通話中雙方語音的處理,以提升通話品質。

隔音效果出眾,並能有效消減風噪聲。

作為 Hi-Fi 級的真無線耳機,EAH-AZ100 和之前的 AZ80 及 AZ60M2 一樣,支援 Hi-Res Audio Wireless 標準及 LDAC 無損音樂傳輸。另外為配合影視娛樂的需要,EAH-AZ100 還支援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及杜比頭部追蹤(Dolby Head Tracking)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環繞聽感之變化,還可偵測頭部運動並進行重新校準,以確保聽眾身處於動作的中心位置,營造更真實的 360 度沉浸式音效體驗。


連接方面,EAH-AZ100 是少數能提供三設備多點連接的耳機,能同時連接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設備,並能切換到所需的設備使用。EAH-AZ100 支援最新的 Bluetooth LE Audio 和 Auracast 廣播音訊,其中 Auracast 是類似電台廣播選擇頻道的應用型態,方便在一些大型會議上可透過 EAH-AZ100 來聆聽即時傳譯頻道。 

配合《Technics Audio Connect》應用程式,用家可輕鬆存取及調節個人化聲音設定,以及使用其他功能,例如耳機遺失時的位置追蹤等。

電池方面,耳機在開啟 ANC 及 LDAC 模式下,仍然能提供約 7 小時的播放時間,配合充電盒能使用約 20 多小時,以同級產品來說相當耐用。

小結 :

評分 : 4.5/5

best performance 2022

音色表現方面,Technics EAH-AZ100 的確非常出眾,表現比 AZ80 更出色。新增的 Auracast 功能,更能滿足商務用家的需要。可見 Technics 的產品設計不單重視音色表現,更希望能滿足不同使用者需要。

優點

  • 嶄新的磁性流體驅動器技術令聲音更乾淨
  • 支援 LDAC
  • 降噪效果出色

缺點

  • Dolby Atmos 空間音訊模式不能與 LDAC 同時使用

Technics EAH-AZ100 規格

  • 藍牙:V5.4
  • 驅動單元:10mm 鋁合金振膜 + 磁性流體動圈單元
  • 頻率響應:20Hz-40KHz
  • 音頻解碼:LDAC、AAC、SBC、LC3
  • 降噪:Adaptive Noise Cancelling 適應性降噪
  • 工作時間:約 7 (降噪開 + LDAC) / 配合充電盒約 20 小時
  • 售價:HK$2,380
  • 查詢及選購:信興科技(23130666)

《ZCOPE最新影片:

日本視聽大賞得獎作 試用 ag WHP01K MK2 高性價比耳機

ag WHP01K MK2

近年美日重新興起有線耳機的現象,不過說到使用方便,無線耳機始終會較勝一籌。日本耳機名家 final 的子品牌 ag,最近推出全新的罩耳式耳機 ag WHP01K MK2 ,並榮獲日本視聽大賞 VGP Awards 2025 金賞,這款耳機結合 final 調音技術,規格上可以支援 aptx HD 高清音樂傳輸及混合主動降噪技術,又可接連耳機線作有線傳輸,可說是 $1,000 內性價比最高的降噪頭戴耳機之一,現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WHP01K MK2 耳機設計簡約輕巧,並可折疊起來,方便收納。整體重量約 260g,長時間佩戴依然舒適無壓力。耳機採用霧面飾面可抵抗皮脂和指紋,適合日常使用。耳機的操作鍵,包括電源及音量控掣鍵會集中在右邊的耳機,而 ANC 降噪開關則放在左邊,減低誤觸的情況,設計相當人性化。

耳機採用了先進的 ANC(混合主動降噪)技術,利用內外雙收音咪同時監測環境噪音,再透過演算法進行精準降噪操作,能有效減低傳統降噪耳機的窒悶感,耳機的降噪模式還可獨立操作,即使不播放音樂,也能快速阻隔外界噪音,這功能特別適合在旅途中休息,或專注工作或閱讀時使用。

WHP01K MK2 支援 aptX HD 高清音樂傳輸,支援最高 24bit / 48kHz 的高解析音樂。我們試聽 ZARD 的《DAN DAN 我的心被迷住了》,可感受到坂井泉水歌聲的魅力,而且耳機的低頻相當雄渾,對喜歡聽流行樂的朋友,會是不錯的選擇。

支援有線連接是 WHP01K MK2 賣點之一,當以 3.5mm 耳機線連接後,耳機的藍牙連線就會中斷。而透過有線連接,空間感和音樂細節的表現,會比使用藍牙更為豐富,效果更出眾。至於電量方面,耳機能提供最高 35 小時的播放時間,能滿足一整天的使用需要。

best value 2022

ag WHP01K MK2 產品規格

藍牙:V5.0
藍牙晶片:Qualcomm QCC3034
頻率響應:20Hz – 20KHz
音頻解碼 : SBC、AAC、aptX、aptX HD
通話降噪:混合式 ANC
工作時間:約 35hr (降噪開)
有線音樂傳輸:3.5mm 耳機線

售價 : $998
查詢 : ect (31880767)

《ZCOPE最新影片:

山寨版《動森》欲登 PS Store?網民:等收信啦!

任天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自 2020 年 3 月發售之後,曾一度風靡全球,想不到 4 年後竟然推出 PlayStation 版本?非也!這是由獨立開發商 Maksym Vysochanskyy trading as IndieGames3000(下稱:Maksym)推出的新作《Anime Life Sim》,但因為官方公佈的遊戲介紹以及遊戲的角色設計都跟任天堂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很相似,所以在遊戲發表的一刻,就引來不少的關注。(當然也包括「最強法務部」的關注⋯⋯) 

這家名為的 Maksym 的開發商,原來曾在 PlayStation Store 推出過一款名為《Monster Hunters》的遊戲,遊戲的玩法不僅跟 Capcom 的《魔物獵人》很相似,就連英文名字亦只差一個「s」。當然 Capcom 已立即向該公司提出訴訟,令該疑似侵權作品瞬即下架。而今次, Maksym 又懷疑將任天堂的《動物之森》(どうぶつの森)移植到 PS 商店,並預告會在 2026 年 2 月推出,但相信只要 Maksym 正式公佈新作的遊戲畫面,很快就會收到任天堂法務部的「祝賀信」。

最新影片

中國 AI 六小虎│零一萬物最多是非

Lingyi_li

由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李開復創辦的 AI 2.0(零一萬物),在中國 AI 六小虎中引起許多爭議。成立初期,該公司遭指控抄襲,並在 2025 年初傳出將團隊出售給阿里巴巴的消息。面對這些傳言,李開復最終成功平息風波,他強調:「2025 年是中國大模型的考驗與應用爆發之年,也是商業化洗牌年,大家應該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零一萬物於 2023 年 3 月成立,同年 11 月發表的 Yi 大模型被評價超越 Meta Llama2。然而,該模型也遭指責完全基於 LLaMA 架構,只是簡單重命名了兩個張量(Tensor)。對此,零一萬物承認在模型訓練中沿用了 GPT 和 LLaMA 的基本架構,並因使用 LLaMA 社群的開源貢獻而感謝,對於重新命名張量的行為表示歉意。

在抄襲事件平息後,零一萬物的發展迅速,成立不到 8 個月便成為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目前,該公司主要推出的產品是免費的 AI 工作站「萬知」,具備會議記錄、周報、寫作助手等功能,並能解讀財務報告和論文。此外,還有 AI 助理「如意數字人解決方案」及基建故障預測的「AI Infra 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推出生成式影片的「萬視行銷短片解決方案」。

除了開拓中國市場,零一萬物也迅速進軍海外市場。早在 2023 年 8 月,透過新加坡子公司 INAI 推出與「萬知」功能相似的收費應用 PopAi,訂閱費用為每周 4.99 美元或每年 49.99 美元。去年初,INAI 再推出下一代約會應用 Bingo.AI,以及透過另一子公司 YourFriend 推出的 AI 替身 Shado 和 AI 伴侶應用 Monaland,顯示出其獨特的發展路線。

隨著中國 AI 大模型公司的數量日益增加,競爭愈發激烈。根據中國的媒體報道,截至 2024 年 7 月,中國已註冊的 AI 大模型公司達 117 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零一萬物也傳出將團隊及運算資源出售給阿里巴巴的消息。該公司最終發表聲明,否認收購及經營問題的傳聞,並指出這些言論屬於惡性中傷。

零一萬物在面對抄襲指控與市場競爭的挑戰中攀上高位,迅速發展中國及海外市場,搶著先機。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零一萬物未來的表現將成為關鍵,尤其在不斷變化的 AI 生態系統中。

中國 AI 六小虎
1. 頭號目標智譜 AI
2. MiniMax 主理人來自商湯科技
3. 最快達成獨角獸的百川智能
4. 五個 90 後創月之暗面至富
5. 模型成績逼近 ChatGPT-4 的階躍星辰
6. 零一萬物最多是非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