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98

降畫質升速度 Leica SL3-S 超強連拍175 張

降畫質升速度 Leica SL3-S 超強連拍175 張

去年 2024 年 3 月,Leica 推出了 SL3 全片幅無反相機,備有 60MP 高像素畫質,不到一年後的今天,Leica 再推同系列的新機 SL3-S,此機賣點為連拍速度,屬 Leica 旗下連拍速度最快的機種。

Leica SL3-S 全金屬外殼獲 IP54 認證,並內置 L2 技術的 Maestro IV 處理器,沿用 L-mount 連接鏡頭,配備 3.2” 可揭式觸控屏幕,介面有 CFexpress Type B、SD XC II、USB-C、HDMI 2.1,連接方面則有 MIMO 技術的 Bluetooth 及 Wi-Fi 功能,也獲 Apple 的「Made for iPhone and iPad」認證。

SL3-S 配備全新背照式 CMOS 全片幅感光元件,解像度為 24MP,雖然像素比 SL-3 的 60MP 低,但 SL3-S 備有最新一代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DAF)功能,提供 779 點相位檢測對焦點,加上原有的 315 點反差檢測自動對焦功能,以及景深檢測(物體檢測自動對焦)功能,配合 SL3-S 達 30fps 的電子快門追焦,做到高速連拍的效果,最多可連拍 175 張相片。

備有 USB-C、HDMI 等齊全介面。
備有 USB-C、HDMI 等齊全介面。
記憶卡方面有 CFexpress Type B、SD XC II。
記憶卡方面有 CFexpress Type B、SD XC II。

SL3-S 備有 ISO 50 – 200,000 感光度範圍,可錄製高達 6K 影片,並配備 3:2 Open Gate 錄製模式,並支援拍攝 5.9K 30fps 的 HDMI-RAW 影片並輸出外接顯示,還支援內部錄製 5.8K 30fps 或 C4K 60fps 的 ProRes 4:2:2 HQ 影片,且無攝錄時間的限制。

SL3-S 亦是該系統中首款配備符合內容真實性倡議(CAI)標準功能的相機。SL3-S 售價為 HK$41,500。

中國高科技高成長公司之最 中昊芯英三年收入增長 3,534%

Zhonghao

專業服務公司德勤(Deloitte)每年根據中國企業的收入增長情況,評選出「中國高科技高成長 50 強企業」。中昊芯英憑藉近三年高達 3,534% 的收入增長率,榮登該排名榜首。這間專注於 AI 晶片開發的創業公司自研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晶片,成功在中國晶片供應受限制和 AI 瘋狂發展的環境下跑贏。

TPU 是 Google 專為加速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而設計的專用硬件加速器,旨在優化神經網絡運算,能高效執行大量數據運算,從而提升模型訓練和推斷的速度。自 2015 年推出以來,Google 的 TPU 已經發展到第六代。據報道,相較於 GPU,TPU 在處理大規模 AI 模型訓練和推理任務時,表現出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因此被視為 NVIDIA AI 晶片的潛在替代方案之一。

中昊芯英專注於 TPU 晶片的開發,或跟其創辦人楊龔軼凡曾參與 Google TPU v2/3/4 的核心研發團隊有關。他看到 AI 的未來趨勢及作為 AI 基礎設施的 AI 晶片的價值,因此在 2018 年於中國成立中昊芯英及組建創業團隊。該公司於 2020 年在杭州落地,並在 2023 年下半年推出及量產 TPU AI 晶片「刹那」。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刹那」和 AI 伺服器「泰則」。自產品推出以來,已獲得多家機構的採用,包括去年 9 月與深圳聯通共同建設廣東地區首個純使用國產 TPU 技術的智算中心。

最新影片

全世界都學講普通話?TikTok 停運帶動語言學習 app 用戶急增 ??

短影片平台 TikTok 很大機會在今個周末起於美國市場停運,市場分析估計,全美 1.7 億 TikTok 用戶,約有 60% 的用戶將重新回歸包括 Meta 的 Facebook 和 IG,亦有近 25% 的用戶將更多使用 YouTube 等既有平台。但有相當數量的用家就轉投包括中國的小紅書及 Lemon8 等新平台,更帶動語言學習 app 的用戶人數急增。

語言學習平台 Duolingo 表示,近期 Duolingo app 的下載及使用人數急增,不排除是隨著 TikTok 禁令臨近,不少用戶嘗試使用小紅書等新平台所致。當中有不少人會透過 Duolingo 來學習中文。

據知小紅書並沒有像抖音那樣,推出海外版本的 TikTok 來配合海外用戶。所以近日當有不少美國用戶登入小紅書,對原有中國民眾來說,可說是文化和認知的衝擊。美國民眾雖然普遍不懂中文,但透過翻譯軟件和語言學習平台的幫助,讓他們也可以參與中國用戶之間的討論,不過由於兩地社會及文化的差異,一些美國用戶往往會在小紅書上提及到美國就業、政治及兩性平權等話題,更無意間或會觸碰中國政府的紅線。網傳小紅書近期增聘大量擅長外語的內容審查員,以免一些敏感內容會在小紅書內流傳。

最新影片

Microsoft 365 加價整合 Copilot AI 功能 教你如何用回傳統版

Microsoft 365 加價整合 Copilot AI 功能 教你如何用回傳統版

Microsoft 公布更改 Microsoft 365 的訂閱計劃,整合原本要分開訂閱的 Copilot AI 功能,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訂閱費用也同時加價,家用版由原本 $780/年加至 $1,020/年,而個人版就由原本 $540/年加至 $780/年,都是加 $240。雖然說使用 AI 是大勢所趨,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想被強迫用 AI 的,又或者你已訂閱了其他 AI 服務不想額外訂閱。Microsoft 就提供了方案讓已啟用週期性計費的現有訂戶可以切換到沒有 Copilot 或 AI 點數的傳統型方案。

扣點數使用 AI 功能

由美國時間 1 月 16 日起,全球 Microsoft 365 個人版和家用版訂閱都整合了 Microsoft Copilot 和 Microsoft Designer,現有訂戶只要更新程式至最新版本,就能自動在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 和 OneNote 等應用程式中存取 Copilot。而現有訂戶在下一個計費續約期間之前,價格是不會變更的。

過去大家要在 Microsoft 365 軟件裡使用 Microsoft Copilot 功能,需要另外訂閱月費 $160 的 Copilot Pro 計劃。現在整合 Microsoft Copilot 到 Microsoft 365 訂閱後 AI 功能就變成從量制,無論訂閱個人版或家用版,每個月都可獲得 60 個 AI 點數,可用於各種應用程式,包括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Forms、OneNote、Designer、記事本、相片和小畫家,用多少扣多少,每個涉及 AI 的動作扣一點。如果想用更多,就要訂閱 Copilot Pro 計劃。

而如果因為課程要求不能使用 AI 協助,用戶是可以暫時關閉 Copilot 功能的。

家用版訂閱 AI 功能不能共享!

不過大家要留意即使你訂閱最多 6 位成員的家用版,訂閱裡提供的 AI 功能和 AI 點數都只供訂閱者自己使用,不能分享給其他家庭成員!其他家庭成員想用 Microsoft Copilot AI 功能的話只能採用以下兩個方法:

  1. 在家用版訂閱中移除他們,讓他們各自購買個人版訂閱;
  2. 讓他們自行訂閱能存取更廣泛 AI 功能的 Copilot Pro(月費 HK$160)

切換回到傳統型方案

從上述條件就會發現這是個拆散家庭、妻離子散的方案,如果你是家用版訂戶,但自己不用 AI 功能而是子女想用 AI 功能,就不要由自己訂閱 Microsoft 365,而應該用子女的名義來訂閱。

如果你覺得這樣很白痴、收得很貴,不想被 Microsoft 強迫付錢用 AI,又或者已經訂閱了其他 AI 服務,不想多付錢額外訂閱,Microsoft 就為已經啟用週期性計費的現有訂戶提供切換到 Microsoft 365 基本版,或限定時間內切換到新設的 Microsoft 365 個人版/家用版 傳統版 方案(價格維持不變)。大家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降級:

  1. 使用與訂閱關聯的 Microsoft 帳戶登入 https://account.microsoft.com,移至「服務和訂閱」;
  2. 尋找目前的訂閱,然後選取「管理>取消訂閱」;
  3. 選擇 Microsoft 365 個人版 傳統版或 Microsoft 365 家用版 版,或另一個合適方案;
  4. 依照指示完成切換。

完成切換後現有的訂閱可能不會立即變更,但會在續約時自動切換到新方案。在新方案續約之前,Microsoft 不會向訂戶收費。

最新影片

Google AI 融入 Workspace 割價讓企業用 AI 功能

Google AI
Google AI

Google AI 已整合至 Workspace,並透過降價策略讓企業用戶使用 AI 功能。Google Cloud 宣布,將 Google AI 直接納入 Workspace Business 和 Enterprise 計劃中,企業不再需要額外購買外掛程式即可使用生成式 AI 功能。

過去,Google AI 以外掛程式形式供企業用戶選購,但是次策略調整使得 Google AI 直接融入 Workspace 的各項服務。以下 AI 功能將於即日起逐步向 Google Workspace Business 客戶推出,並計劃在本月底前提供給 Enterprise 客戶:

  • 在 Gmail、Google 文件、Google 試算表、Google Meet、Google Chat 和 Google Vids 等應用中獲得 AI 協助。員工可以利用 Gemini 進行摘要、草擬以及搜尋郵件、即時通訊和文件中的訊息,簡化溝通流程。又或利用 AI 從零開始製作專業文件、簡報、試算表和影片。Gemini 也能提高會議效率,記錄會議內容、增強音訊與視頻品質,並提供對話摘要,幫助快速跟進討論。
  • 用戶可在手提電腦或行動裝置上跟 Gemini Advanced 對話,借助 Gemini 進行學習、腦力激盪及計劃擬定。Gemini Advanced 能協助處理複雜的專案,如編程、研究和數據分析,並透過 Gems 自組的 AI 專家團隊處理重複或專業性任務。

為了簡化定價,Google Cloud 將方案與價格整合,大幅降低企業採用生成式 AI 的成本。例如,曾使用 Workspace Business Standard 計劃並加購 Gemini Business 外掛程式的客戶,原本每位每月需支付 32 美元(約 250 港元),現在只需每位每月支付 14 美元(約 110 港元),較未加購 Gemini 外掛的方案僅多付 2 美元(約 16 港元)。新定價已即生效,現有客戶的每月訂閱費用將於 2025 年 3 月 17 日更新,或在年度/定期方案的續訂日期開始更新(以較遲者為準)。目前,小型企業客戶則不受價格變動影響。

最新影片

簡約靚聲 + 氣氛燈效 + 電腦音箱模式Edifier ES60 無線藍牙音箱

Edifier 近年推出不少藍牙音箱產品,例於設計前衛的 QD35、支援 Wi-Fi 接連的 D32。而今次介紹的 ES60 及 ES20 就以簡約設計、靚聲及氣氛燈效作賣點,其中 ES60 更支援 USB 音頻輸入,可作為電腦音箱使用。

ES60 設計簡約、靚聲及備有氣氛燈效等作為賣點。
機身簡約到只得一個 USB-C 輸入。

驟眼看來 ES60 的外型和去年推出的 D32 有點相似,都是走簡約斯文的路線,機面有基本的控制鍵,包括開關(藍牙)、音量、播放及燈效開關。而音箱的底部有氣氛燈,可透過《Edifier ConneX》來設定燈光顏色(白光、黃光)及燈光效果(長亮、呼吸、關閉)。

音箱側邊有掛繩位。
音箱底部有氣氛燈,可透過《Edifier ConneX》來設定燈光顏色(白光、黃光)及燈光效果(長亮、呼吸、關閉)。

有別於傳統藍牙音箱,ES60 是採用前後雙向發聲的設計,能造到 360 度音效。音箱前後各有一個 22mm 高頻揚聲器,前方有一個中低音單元,後方則配備被動式低音揚聲器,總輸出為 34W,音箱支援藍牙 v5.4 及 USB-C 有線輸入。

如果擁有兩部 ES60 就可以使用 Stereo Pairing 功能,進行立體聲播放。原理是使用其中一台 ES60 作為主機,另一台就作為子機使用,這樣就能進行立體聲播放,音色表現當然比使用單一台 ES60 更實在,音場效果更廣闊。

ES60 是採用前後雙向發聲的設計,能造到 360 度音效。音箱前後各有一個 22mm 高頻揚聲器,前方有一個中低音單元,後方則配備被動式低音揚聲器,總輸出為 34W。
ES60 可透過 USB-C 線連接電腦,當作電腦音箱使用。
ES60 可透過 USB-C 線連接電腦,當作電腦音箱使用。

ES60 可透過 USB-C 線連接電腦,當作電腦音箱使用。用家可利用機身的電源鍵去切換藍牙或電腦音箱,亦可透過手機 app 來操作。另外 ES60 預設四個音效模式,包括音樂、遊戲、電影及戶外等,不同模式下的聲音表現都有所不同。

Edifier ES60 產品規格
接連:藍牙 5.4、USB-C
單元:22mm 高頻揚聲器 x2、中低音單元 x1、被動式低音揚聲器 x1
輸出:34W
功能:電腦音箱模式、《Edifier ConneX》app、氣氛燈效
呎吋:190 x 98 x 92 mm
重量:1.04kg
售價:HK$668
查詢:Ramboxs(2386 0928)

小巧藍牙音箱 ES20

除了 ES60,Edifier 亦推出了另一款更小巧的藍牙音箱 ES20,它配備 43mm(1.7”)的全頻揚聲器及 55mm(2”)被動式低音揚聲器,輸出為 6W。音箱的背面加入氣氛燈,同樣可透過《Edifier ConneX》來設定,亦可透過 Stereo Pair 功能,串連 2 部 ES20 作立體聲播放。

Edifier ES20 產品規格
接連:藍牙 5.4
單元:43mm 全頻揚聲器 x1、55mm 被動式低音揚聲器 x1
輸出:6W
功能:《Edifier ConneX》app、氣氛燈效
呎吋:90.4 x 49.7 x 93.7 mm
重量:0.326kg
售價:HK$328
查詢:Ramboxs(2386 0928)

未來球皇巴塞超新星 Yamal 成 OPPO 全球品牌大使

未來球皇巴塞超新星 Yamal 成 OPPO 全球品牌大使

OPPO 近年積極參與歐洲足球賽事,繼成為歐聯官方智能手機合作伙伴後,OPPO 宣佈找來西班牙球隊巴塞隆拿隊中的年輕球星也馬(Lamine Yamal),成為 OPPO 的全球品牌大使,欲拓展年輕用戶的市場。

由於 OPPO 早前跟歐聯簽下三年合約,所以由 2024-25 球季開始,已見 OPPO 品牌及廣告經常出現在歐聯賽事中,能成為歐洲重要球賽的合作伙伴,對品牌知名度當然大有幫助。而 OPPO 近來推行的一個「Make Your Moment」品牌更新計劃中,更找來年輕球星助陣,以加強與年輕一代的聯繫,激勵全球年輕球迷要捉緊屬於他們的時刻。

OPPO 於今日(2025 年 1 月 16 日)正式宣佈,委任西班牙足球天才,被喻為未來球皇的巴塞隆拿超新星 Yamal,出任 OPPO 全球品牌大使,希望透過年紀輕輕的 Yamal 在球場上的成功,激勵時下年輕人要把握當下,將激情付諸行動,並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故事,希望將其口號「Make Your Moment」傳遞給更多年輕人;作為 OPPO 全球品牌大使的同時,Yamal 亦會參與一系列與足球相關的社區計劃,支持基層足球發展及提升設施,並會為足球慈善出一分力。

而 Yamal 粉絲亦要留意,因為 OPPO 稱日後會將 Yamal 的精彩影像放到自家的 AI Studio 平台,粉絲們甚至有機會「成為 Yamal 的隊友」,體驗足球帶來的激情與喜悅,相信都是透過合成相片方式,讓粉絲與偶像同框。

OPPO 於去年(2024 年)尾推出新的 Find X8 系列,OPPO 發出的 Yamal 官方相片中,Yamal 就是手持印有其球衣號碼「19」號的 OPPO Find X8 Pro 新機,在號碼上更印有「Lamine Yamal」的英文及簡中名字,未知 OPPO 日後會否推出「Yamal 別注版」呢?

NVIDIA 在 CES 2025 的 AI 革命  Blackwell、Cosmos 與代理型 AI 的全面崛起

自 1993 年第一款支援 DirectX 的圖型處理芯片 NV1 發表以來,NVIDIA 的發展軌跡始終圍繞著「讓電腦執行普通 PC 無法完成的工作」。1999 年第一款可程式 GPU —— GeForce 256 的誕生,更推動超過 20 年的圖形演進,帶領整個計算世界朝大規模並行發展。2006 年問世的 CUDA,則讓 GPU 從單純的繪圖硬體,蜕變為通用型加速器。2012 年 AlexNet 於影像識別上的成功,標誌深度學習革命的啟動。此後,AI 由「感知型」逐漸擴展至「生成式」,再進一步進化成「代理型」——可推理、可規劃、可行動的人工智慧。

1993 年 NVIDIA 推出的第一款支援 DirectX 的 3D 顯示卡 NV1,當年在主流顯示卡主導下不被看好。

RTX 5000 帶來的革命

在一月初的  CES 2025 演說會中,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全新「Blackwell」架構,推出 RTX 50 系列,包括 RTX 5090、5080、5070,以及衍生型號 Ti 版本。最頂級的 RTX 5090 累積 920 億顆電晶體、4,000 個頂點著色器,AI 浮點運算性能比前一代大幅躍升約 3 倍,光線追蹤運算力也來到 380 萬億次;配備 G7 記憶體,頻寬達 1.8TB/s。RTX 5070 則以 549 美元的定價,實現可媲美上一代 4090 的效能。這些新卡採雙風扇與強化電壓調節器設計,機械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代表 NVIDIA 持續在消費級市場加快AI普及。

RTX 5090 有著前所未有的 AI 性能,但官方更看好 RTX 4070,認為 4070 的性價比,將可以令到 AI PC 在個人 AI 應用上普及起來。(相片來源: NVIDIA)

在 AI 與 GPU 融合的層面,黃仁勳歸納 AI 發展脈絡: 

  • 1.⁠ ⁠感知型 AI:聚焦影像、聲音、文字理解。 
  • 2.⁠ ⁠生成式 AI:能透過深度學習發想新內容(文字、圖像、音頻)。 
  • 3.⁠ ⁠代理型 AI:在感知、推理、決策與行動的全流程中整合,支援工具使用、任務拆分,並可擁有「自我思考」。 

Transformer 模式自 2018 年 BERT 問世以來,對 AI 界產生巨變。NVIDIA 指出,大量資料、龐大模型與強大算力的「規模定律」仍持續發揮,越來越多企業與研究組織需要超大型AI基礎設施。其對應方案「Grace Blackwell」正是將最新的 Blackwell GPU 與 Grace CPU 整合,以 NVLink 72 連接,最高可達 1.4 exaflops 的 AI 運算能力,每瓦性能比前一代增長 4 倍、每美元性能提升 3 倍。黃仁勳也透露,這類系統重達1.5噸、含60萬個零件,需要在多家工廠量產,象徵著真正的「AI工廠」時代到來。

針對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領域,NVIDIA 持續奉行「三台電腦」策略: 

  • 1. DGX 等資料中心級運算,用於模型訓練; 
  • 2. Omniverse+Cosmos 平台,進行數位孿生與物理模擬,大量生成合成數據; 
  • 3. 邊緣端或車載平台,執行實際推理與行動。 

新一代車規級處理器「Thor」比前代Orin 的運算力高 20 倍,通過 ASIL-D 認證,將率先部署在多家品牌電動車的自動駕駛系統上。對機器人而言,黃仁勳提出「Isaac Groot」工作流,操作人員只需少量真人演示,就能透過 Omniverse 與 Cosmos 進行倍數級資料合成,再把完整訓練後的策略部署至實體機器人。

在企業應用層面,NVIDIA 推廣三組新工具:

  • ⁠NIMS:包含預先封裝的 AI 微服務,涵蓋影像、語言、語音等各領域模型。 
  • ⁠NEMO:提供企業 AI「員工」的入職培訓、技能提升和防禦機制。 
  • ⁠多套開源藍圖:方便開發者客製化代理 AI。 

這些生態技術讓代理 AI 得以輕鬆整合企業內部流程、文件和使用工具。未來很多公司可能把管理 AI 代理當成管理新員工一般,先給定任務,加以考核或微調。

相片來源: NVIDIA

個人電腦將有雲端運算能力

個人電腦市場也將迎來「AI PC」時代。NVIDIA 透過 Windows WSL 2 整合 CUDA、TensorRT、Triton 等深度學習工具,讓開發者只需一台搭載 RTX GPU 與散熱效能較強的Windows 電腦,就能取得類似雲端的 AI 推理和生成效能。這同時也呼應了 RTX 5070 在性能與價格上的平衡,為更廣大用戶帶來AI運算能力。

就未來展望而言,黃仁勳重點強調: 

  • 1.⁠ ⁠AI 的影響正從雲端逐步下沉到手機、筆電、機器人與車載系統。 
  • 2.⁠ ⁠大型語言模型及多模態模型仍不斷擴張,需要更強大的運算引擎及更先進的系統建設。 
  • 3.⁠⁠「物理 AI」的逐漸成熟,將讓自動化與機器人進入全新階段。 

NVIDIA 在 CES 2025明確宣示:全新 Blackwell GPU 與 Grace CPU 的結合,將為 AI 算力提供再一波巨幅提升;代理型 AI 與物理 AI 的出現,意味著自動駕駛、機器人以及工業數位孿生都將成為蓬勃成長的領域。從消費端 RTX 顯卡,到資料中心「AI 工廠」,再到 Omniverse 與 Cosmos 打造的物理虛擬世界,NVIDIA 正以「軟硬一體、生態整合」的路線,持續扮演 AI 產業的加速器與推手,牽引整體技術版圖邁向更廣、更深的智慧時代。

來自其他 AI 芯片的競爭

筆者認為  NVIDIA  今次在 CES 2025  作了重要的策略性部署。NVIDIA  積極地把產品線做闊做深,來應付來勢洶洶的 Intel、Alphabets (Google) 、IBM、AMD,以及 AWS 等科技大咖在 AI  芯片開發的挑戰。而內地科技大企如華為與小米等巨頭,正透過手機芯片與 AI 模型訓練展現追趕勢頭。2025 年,除鞏固消費市場優勢外,也需聚焦全球高端需求。 

國內芯片領域現正全力突破,華為「鯤鵬」運算處理器已有部分行業的伺服器採用,中芯國際則持續提升量產能力。在技術創新與商業化之間找到平衡至關重要,同時整合資源解決「卡脖子」問題,以自主創新和全球協作並進。 

未來十年 AI 最為關鍵,從實驗室到應用均仰賴芯片、數據與情境的深度融合。國內科技企業除模仿,更需在新場景與領域尋求彎道超車,可視為立足全球化與自主化,透過技術與遠見打造屬於中國的AI時代。

《ZCOPE最新影片:

任天堂釋出 Nintendo Switch 2 預告 官方體驗會香港都有份!

Nintendo Switch 2
Nintendo Switch 2

任天堂在今晚發布傳聞已久的 Nintendo Switch 2 首條預告片,可以見到機身變成純黑色、屏幕加大、手掣採用磁吸式、加大機背支架、機頂加入 USB-C 接口等都與早前配件廠商在 CES 2025 上洩露的原型相同。官方預告將會在 4 月 2 日的 Nintendo Direct 節目內公布有關 Nintendo Switch 2 更多詳情,並會於全球 15 個地方包括香港舉行官方體驗會。

從影片可以看到 Nintendo Switch 2 是元祖的加大碼,布局大致與元祖相同,新機屏幕加大至 8 吋,機身全黑而在冬菇掣下方加入顏色。Joy-Con 如早前洩露一樣採用磁吸設計,扳機掣 LZ/RZ 旁邊的鎖定掣改為二段式,按下就可以將 Joy-Con 取出。隨著機身加大 Joy-Con 也加大,相信手感會更好。另外,右邊 Joy-Con 的紅外線鏡頭似乎被取消了,取而代之在 Home 掣下方加多一粒方型掣,未知是否也是截圖掣。官方亦在預告片中展示了 Joy-Con 當作滑鼠的用法。

本體方面,上下均設有 USB-C 接口,遊戲卡槽仍然在上方,並有耳機、散熱口、音量掣和電源掣等。而過去為垢病的機背支架就徹大加大,除了直立外還可以調底角度躺下。至於 TV Dock 就與元祖相似,仍然是掩蓋著屏幕。

至於遊戲方面,雖然基本上與元祖 Switch 兼容,但亦表示亦會有部分遊戲無法在新機上遊玩,或者不完全兼容。至於哪些遊戲那麼不幸就有待官方公布。官方已表示會在 4 月 2 日的 Nintendo Direct 發表更多詳情,相信遊戲機會在暑假前發售。

另外,官方亦會在全球 15 個地方舉行體驗會做勢,當中包括香港!官方現時公布了紐約會在4月4-6日、洛杉磯會在4月11-13日、達拉斯會在4 月24-27日舉行,東京體驗會就會在 4 月 26-27 日在千葉幕張 Messe 展覽中心舉行。想參加體驗會要有 Nintendo Account,不過相信 Nintendo 粉絲都有不止一個了吧 😆 。

更多有關 Nintendo Switch 2 的報道

《ZCOPE最新影片:

SmarTone Home 5G 寬頻引進 Wi-Fi 7 路由器 月費 $191 起

如果你所住或工作的地方,沒有光纖寬頻覆蓋,或者有需要短期內搬屋,選擇 5G 寬頻的彈性比光纖網絡會更加適合。最近 SmarTone 的 Home 5G 寬頻升級支援 Wi-Fi 7 的 5G 路由器,只要插電就可以用到結合 5G 與 Wi-Fi 7 的高速低時延網絡。

呢款 SmarTone CPE 6 路由器支援 SmarTone 5G 網絡包括 3.3GHz、3.5GHz、4.9GHz「5G 黃金頻譜」,以及全港最多的低頻段頻譜,訊號穿透力更強,對室內擺放 5G 路由器的彈性更大,下載速度一般達到 100 – 500 Mbps。而家居網絡內的不同裝置將更高速穩定地共享網絡資源,其中包括多項嶄新技術: 

4K-QAM:數據傳輸速度較 Wi-Fi 6 的 1024-QAM 提升 20%,傳輸資料密度更高。 

MLO 多重連接模式:多機連線更穩定,連接裝置可跨頻段同時傳輸及接收數據,提供更高速可靠的無線網絡連接。 

• 多重資源單元 (Multi-RU) 及前導碼穿孔技術:上網更順更穩定,支援以非連續資源單元傳輸數據,並於受到干擾時使用閒置的通道傳輸數據,抗干擾能力更強。 

SmarTone Home 5G 寬頻 x Wi-Fi 7 計劃按不同合約期提供 3 種月費選擇。

現選用 SmarTone Home 5G 寬頻 x Wi-Fi 7 計劃,可享免一個月月費,連 SmarTone CPE 6 租用平均月費由 $191 起,包無限 5G 數據、不限地點任使用,以及 7 日免費試用。用戶也可以選擇升級增值服務到 Wi-Fi Mesh 網絡路由器,以及家居電話服務。有關月費計劃詳請,可按此參閱 官方網站

《ZCOPE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