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03

嘉禾院線 4 家戲院今日 Last Day?尖沙咀海運戲院有限度營運?

剛踏入 2025 年,即傳出有戲院面臨停業的消息。嘉禾院線旗下 4 家戲院,包括奧海城 The Sky、九龍灣 MegaBox、屯門 StageE 及筲箕灣銀河廣場,只能買到 1 月 10 日的門票,往後的日子已未能提供任何場次選擇。四間戲院中,位於筲箕灣的嘉禾銀河廣場,營運只有 3 年多的時間。

除了上述 4 家戲院,作嘉禾旗下歷史最悠久的尖沙咀的海運,亦將於 1 月 11 日起 (本周未) 作有限度服務,僅維持傍晚時段放映一場,看來營運情況並不樂觀。尖沙咀的海運,於 1969年開業,是香港僅存的大型戲院之一。該戲院擁有不下於 IMAX 影院的超巨幕放影系統,並提供 414 個標準座位及 42 個動感 D-BOX 座位。

中國 AI 六小虎│最快達成獨角獸的百川智能

百川智能成立於 2023 年 3 月,由前搜狗公司 CEO 王小川創立。憑藉其個人實力,該公司在成立之初便獲得 5,000 萬美元的天使輪啟動資金。同年 10 月,百川智能宣布完成 3 億美元的 A1 輪策略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騰訊、小米等科技巨頭及多家投資機構,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火速躋身獨角獸行列,亦是中國大模型創業公司的最快記錄。去年 7 月,公司又成功完成 50 億元人民幣的 A2 輪融資,使估值達到 200 億元人民幣,並啟動 B 輪融資計畫。

無獨有偶,王小川同樣擁有清華基因,他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擁有清華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工程博士以及 EMBA 學位。曾任搜狗公司 CEO、董事、搜狐資深副總裁兼 CTO。

王小川曾表示,百川智能的使命是幫助大眾輕鬆、普惠地獲取全球知識和專業服務,並通過語言 AI 的突破來構建具中國特色的大模型基礎。該公司的核心團隊由來自搜狗、百度、華為、微軟、位元組和騰訊等知名科技公司的 AI 專家組成。在成立不到 100 天,百川智能便發布兩款開源的中文大模型——Baichuan-7B 和 Baichuan-13B。這些模型可免費商用,並在多個權威評測榜單中名列前茅,下載量突破百萬。

面對大模型的激烈競爭,百川智能選擇專注於 AI 醫療。在去年 7 月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該公司展示了 Baichuan 系列通用大模型及其 AI 助手百小應在醫療環境中的應用,包括內測版的醫療應用 AI 健康顧問。同時,該公司亦推出免費的 AI 助手百小應,基於其新一代基座大模型 Baichuan 4 而開發,具備多輪搜尋、定向搜尋等能力,能夠理解用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知識和資源。百小應還能閱讀並分析長篇內容,無論是上傳 PDF、word 文檔或輸入網頁鏈接均支援。

中國 AI 六小虎
1. 頭號目標智譜 AI
2. MiniMax 主理人來自商湯科技
3. 最快達成獨角獸的百川智能
4. 五個 90 後創月之暗面至富
5. 模型成績逼近 ChatGPT-4 的階躍星辰
6. 零一萬物最多是非

最新影片

保護聽覺的超輕耳機 1MORE Sonoflow Mini HQ20 小朋友都啱

小朋友都經常在街上扭着要睇平板電腦,但播片的音量,會容易令旁人側目。市面上有專門設計俾小朋友使用的耳機,設有音量保護裝置,避免小朋友不懂控制音量,長時間接受大音量會影響聽覺。1MORE 最新推出一款超輕便小巧藍牙耳機,備有聽力保護功能,大人小朋友都啱用。

1MORE Sonoflow Mini HQ20 體與比一般頭戴式耳機細,只有 181g 重,有音量保護功能,適合小朋友使用。


1MORE 最新款 Sonoflow Mini HQ20 輕量級頭戴式藍牙耳機,只有 181g 超輕機身,可伸縮的減壓頭帶,無論大人和小童均戴得舒適。40mm 動圈單元音色清澈、適用於日常聽歌睇片做功課;更具有 15 個國家專業認證的「聽力保護學習」功能,可經手機 app 設定音量播放上限,加上 AI 聽力保護功能及出色的隔音設計,既可預防兒童寶貴聽力受到高分具音量損害,更能加強集中力有助學習。Sonoflow Mini HQ20 備有有櫻花粉紅/奶油白/星空黑/冰川藍4種機身顏色選擇,是一家大小都會喜歡的親子藍牙耳機!

可伸縮減壓頭帶適用於大人細路不同頭型,內層更備緩衝墊減輕頭部壓力,防止長期佩戴引發的頭痛症狀,耳罩使用 over-ear 全覆蓋耳朵設計,定制級蛋白皮製耳罩質感柔軟又透氣,出色的隔音設計可防止噪音影響兒童集中力、有助學習一對耳機、全家合用。

Sonoflow Mini HQ20 採用 40mm 動圈單元.

AI 自動聽力保護

成年人長期處於 85dB 至 140dB 間的高分貝噪音環境,即有機會做成「噪音性聽力損失」(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 )。相關權威亦建議兒童使用耳機時,須將音量限制在 70dB 左右;換言之,大人小朋友都應該正視耳機音量過高損壞聽力的風險。

1MORE Sonoflow Mini HQ20 聽力保護學習耳機可經由手機 app「1More Music」,自定90dB/85dB/75dB 三種音量上限,還設有「AI 聽力保護功能」,當耳機以高音量播放超過 30 分鐘後,就會自動降低至中音量,超過 120 分鐘再降至低音量。耳機面更有三色 LED 燈顯示音量級別,方便家長隨時監控,預防家人因 NIHL 損害聽力。 

Sonoflow Mini HQ20 的 1MORE Music App 可以設定聽力保護程度,耳返功能則是播放時可以聽到用家自己的聲音,用於語言學習,或者錄音監聽都相當有用。

音頻播放增強記憶

HQ20 活用了舞台歌手監聽耳機的「耳返」功能,加設獨有的「音頻播放加強」,戴上 HQ20進行 zoom 遙距學習、收聽語文學習影片時,學童可從耳機清晰聽到自己發出的聲音,有利於糾正強化朗讀文章發音能力,大腦亦會更易吸收,加強記憶力有助學習。(「音頻播放加強」具 3 段強度調節,須於 1MORE Music app 內開動。)

Sonoflow Mini HQ20 的 40mm 動圈單元用料講究與,人聲清晰、音色層次分明,再加上1MORE Music 可作全方位 EQ 調音。其擁有長達 65 小時超長氣電量,快充 5 分鐘可使用 2.5 小時,能夠應付一家幾口的高使用量;採用藍牙 5.3 制式,可以同時連接 2 部硬件,應對一家幾口有數部手機/平板電腦,不需重複煩人的連接過程。

1MORE Sonoflow Mini HQ20 更取得了美國、中國、日本、歐盟等 15 項產品安全認證,包括電池、生產物料等等。

Sonoflow Mini HQ20 內置大型電池,每次充滿電可用 65 小時,而充電 5 分鐘,就可以用到 2.5 小時。

1MORE Sonoflow Mini HQ20 規格

  • 重量:181g
  • 尺寸:153 x 45.4 x 184.5mm
  • 電池容量:500mAh
  • 充電時間:2小時
  • 播放時長:65小時
  • 阻抗:320Ω
  • 通訊距離:10米(空曠環境下)
  • 藍牙版本:Bluetooth@5.3
  • 藍牙協定:HFP/A2DP/AVRCP
  • 輸入:5V 1A
  • 最大功率:24毫瓦
  • 工作溫度:0℃~45℃
  • 頻段:2.400GHz~2.4835GHz
  • 附屬品:Type-C 充電線
  • 顏色選擇:櫻花粉/奶油白/星空黑/冰川藍
  • 售價:$299

【CES 2025】12 件 CES 注目科技產品

【CES 2025】12 件 CES 注目科技產品

這幾天《PCM》為大家介紹了不少 CES 2025 中展出即將推出的消費科技產品,不過 CES 展館眾多,還當中還有很多值得大家留意的科技新產品,以下就為大家搜羅一部分。

【更多 CES 2025 報道】https://www.pcmarket.com.hk/tag/ces-2025/

1. Samsung STRETCHABLE microLED 屏幕

一直以來大家所欣賞的 3D 電影都是模擬出來,並不是真的「凸起來」,而今年 CES Samsung 就展出一款真的物理上可凸起的可伸縮 microLED 槪念屏幕,是世界首款可以物理伸縮的屏幕。現時這屏幕只可以在中間隆起一些,不過預計將來可以用在服裝等穿戴應用和汽車資訊系統。

2. Sony XYN

XYN(諗作 jin)是一套結合軟硬件的方案,透過 2D 鏡頭,能夠擷取現實環境和物件,轉換為精密的 3D CG;XYN 亦包含 Motion Studio 應用,擷取真實的人類動作套用到 3D 角色;XYN 頭戴裝置就令空間內容創作流程更順暢。系統亦提供協作支援。這套系統將應用在電影、遊戲、動畫和虛擬空間角色製作。

3. LG UltraFine 6K 顯示器 (32U990A)

世界首款採用 Thunderbolt 5 來連接的 6K 高解像屏幕,配備 Nano IPS 純黑面板,提供高色準、高對比度和寬廣色域畫面,覆蓋 99.5% Adobe RGB 和 98% DCI-P3 色域。LG 同時提供色彩校正軟件。

LG UltraFine 6K 顯示器 (32U990A)

4. LG UltraGear OLED 45 可彎曲遊戲顯示器 (45GX990A)

世界首款 5K2K (5,120 x 2,160)可變曲率顯示器,顯示器尺寸達 45 吋,反應時間為 0.03ms,支援 WUHD@165Hz 和 WFHD@330Hz 雙模式、98.5% DCI-P3 色域、VESA TrueBlack 400 標準。備有兩個 HDMI 2.1 接口、一個 DP2.1 接口和 1 個 USB-C 接口可作 PD 充電。內置立體聲揚聲器。

5. LG SIGNATURE T 4K 透明電視

世界首款全透明及真正無線 OLED 電視,去年獲得 2024 CES 最佳電視和最有創意產品獎的透明屏幕電視今年在美國正式開售,售價為 $60,000 美元。

6. Honda ASIMO OS 及 0 系列電動車

除了與 Sony 合作的 AFEELA 1 之外,Honda 本身亦在 CES 2025 中發表自家研發的車用作業系統 ASIMO OS,與及配備這 OS、預計 2026 年在全球市場推出的 0 系列純電動車。配備 ASIMO OS 的電子控制單元 ECU 集自動駕駛 (AD) 、先進駕駛支援系統 (ADAS) 和車上各種音響、導航等資訊娛樂系統的控制於一身。車輛出廠後亦可透過 OTA 更新軟件增加功能。採用專用 SoC,在 20TOPS/W 能源效益下提供 2000TOPS 運算性能。

7. BYD 仰望 U9 超級跑車

這款超級跑車馬力超過 1,300 Ps,四電機峰值轉速達 21,000rpm,峰值扭矩 1,680Nm,實測最高時速達 391.94km/h。不過這款車近來最吸睛的地方,是它擁有無人駕駛情況下向前連續飛躍的能力,在官方示範影片中,仰望 U9 能夠在時速 120 公里下飛躍達 6 公尺距離,避過路面的坑洞或雜物。這涉及車輛預先掃描路面、雲輦-X 全車控制系統和懸掛系統的性能。

8. Halliday Glasses

這智能眼鏡宣稱是世界首款主動型 AI 智能眼鏡,強調它的造型讓人不知道用家在使用智能眼鏡。它在眼鏡框上設有一個極之細小的屏幕顯示 AI 助理的回覆,只要用戶啟動主動型 AI 助理,AI 就會主動進行會議紀錄、查詢、翻譯和摘要等工作。Halliday Glasses 配合手機應用、戒指觸控和語音控制來操作,電池可使用 12 小時。眼鏡正式售價為 $369 美元(約港幣 $2,871),預計 3 月下旬發貨。

9. Roborock Saros Z70 掃地機械人

這款看似普通地板清潔機械人最獨特之處是內藏一隻機械臂,能夠在清潔期間檢起地上的雜物放到指定位置。Saros Z70 將清潔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會先偵測和標記它可以舉起的物件(300 克重),先清理沒有障礙物的地方;到第二階段就會將雜物移走。

10. Withings OMNIA 健康監測鏡

這是一款槪念產品,鏡子作為用戶的健康中樞,包括智能重秤、血壓計和睡眠分析儀,利用 AI 來對人體進行掃描,從而讀取你的心率、體重和新陳代謝等健康數據,並整合第三方應用的健康數據展示在鏡上。鏡子還與專業醫護服務連結,可提供資料給醫生進行診斷。

11. Nuwa Pen

這款形狀獨特的數碼筆在筆頭配備三個鏡頭,可以將用家在任何平面上書寫文字或圖案同步紀錄到手機的應用程式,不需像其他數碼筆那樣需要使用專用的記事簿。此筆只需 15 分鐘充電就能連續書寫 2 小時。現時已經有超過 50 款手機應用支援這筆。Nuwa Pen 預訂價為 $295 美元(約港幣 $2,296),1 月開始發貨。

12. OhSnap MCON 磁吸手機遊戲控制器

這是一款正在 Kickstarter 展開眾籌 的磁吸型手機遊戲控制器,優點是尺寸與手機差不多大小和厚薄,磁吸在手機背面只要同時按下控制器按鈕,就可以將手機彈高露出遊戲控制器。控制器用上霍爾效應搖桿確保不會飄移。玩完遊戲後可以輕易從手機拆下來方便收藏。MCON 超級早鳥價為 $99 美元(約港幣 $770),預定 8 月出貨。

【更多 CES 2025 報道】https://www.pcmarket.com.hk/tag/ces-2025/

最新影片

【氣候挑戰】COP29:時間無多

2023 年 9 月,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前的一個預備會議 ——「氣候雄心峰會」—— 說了一句話:「人類已打開地獄之門」,引起了全球關注氣候變化令人憂慮的情況。2024 年 11 月,古特雷斯秘書長於阿塞拜疆舉行的 COP29「世界領導人氣候行動高峰會」上也說了一句類似的金句:「我們正處於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 1.5 °C 的最後倒數,時間無多。」


圖 1:古特雷斯秘書長在 COP29「世界領導人氣候行動高峰會」上致開幕辭。(來源:https://www.youtube.com/@UNClimateChange)

氣象界估計 2024 年應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幾乎肯定會首次比工業化前時期(1850-1900 年)水平高出 1.5°C(圖 2)。雖然這情況已經定案,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暫時超過 1.5°C 並不意味著違反《巴黎協定》。但年平均氣溫首次高於 1.5°C,無疑是氣候歷史甚至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2024 年的破紀錄高溫,受到厄爾尼諾(El Niño)現象影響而加劇。但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消退,相信 2025 年的氣溫將會比 2024 年有所下降。根據英國氣象局 (Met Office) 的預測,2025 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29°C 至 1.53°C(中間數為 1.41°C)。這代表 2025 年仍然會是有記錄以來頭 3 位最高溫的年份(圖 2),年平均氣溫亦預計將連續第 3 年超過 1.3°C。

那麽,古特雷斯秘書長所講的「時間無多」,究竟我們還有多少時間打破《巴黎協定》的1.5°C 目標?多個氣象組織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英國氣象局的科學家於 2023 年底在《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如何得知《巴黎協定》的 1.5°C 目標已被打破(圖 3),指出若果我們仍然採用慣常使用的「30年氣候平均」作爲全球長期平均溫度的指標,數據會出現嚴重滯後,令決策者錯過了儘早作出應對的機會。於是他們考慮了多個不同的溫度指標(圖 4),並定期在網上提供最新的暖化情況。

英國 Met Office 的全球暖化數據追蹤
https://climate.metoffice.cloud/current_warming.html

圖 3:以 Richard Betts 教授為首的英國氣象局科學家於 2023 年 12 月在《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
(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775-z

下方(圖 4) 的暖化指標主要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基於過去 10 年或 20 年的平均暖化(圖中左邊的兩項),雖然平均期短於慣常用的 30 年,但始終會出現滯後的情況,因此數值(平均升溫只達 1.2°C 或以下)比其它的指標低。

第二類是基於過去的趨勢評估目前的最新狀況,例如基於過往30年的趨勢綫的末端(最新為 2023 年)來評估目前狀況。(圖 4)中間的 4 項屬於此類,數值亦較第一類高,平均升溫在 1.3°C 附近。

第三類是基於過往 10 年的溫度觀測,加上利用中等排放情景對未來 10 年的溫度預測而進行綜合評估,由於加入了預測成分,這些評估(圖中右邊兩項)的數值最高,平均升溫達 1.3-1.4°C。

圖四:英國氣象局公佈目前全球地面變暖(相對工業化前)的不同指標:(下圖有中文翻譯對照)

來源:https://climate.metoffice.cloud/current_warming.html
C3S 代表歐盟太空計劃之下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圖 5)將各個指標以時間序列表示,筆者再加上過去 40 年、過去 20 年和過去 10 年的趨勢直綫,令趨勢的變化更清晰。整體來説,全球溫度在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曾出現輕微下降,這與空氣污染所引致的「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有關。但到了 1980 年代,當全球空氣污染逐漸改善,變暖的趨勢便凸顯出來。若果我們看淺綠色的「過去 20 年平均暖化」線,可以發現它在近 20 年已經偏離長期趨勢,上升速度加劇。若果我們再看最近 10 年的趨勢,溫度的上升變得更加快!這代表什麽?《巴黎協定》的制定快將 10 年,但全球暖化不單沒有改善,而且竟然加劇!

圖 5:將(圖 4)的指標以時間序列顯示。 3 條紅色線代表不同時段的趨勢綫。

那麽,全球平均溫度何時會違反《巴黎協定》的1.5°C 目標?根據歐盟太空計劃之下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 C3S)所提供的「全球溫度趨勢監測」應用程式,最新的估計(基於 2024 年 11 月數據)是 2030 年 4 月(圖 6),亦即由今年起計只差 5 年時間。

你可能會問:這會否只是一家之言,不可盡信?其實,世界各地都極爲關注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亦可以找到其他類似的氣候變化評估平台,例如「全球氣候變化指標」(Indicator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網站(https://www.igcc.earth/)。這個平台是由一班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氣候科研學者成立的,包括歐洲、美國、中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等,有廣泛的代表性。這個平台也公佈,基於 2023 年的數據,預料我們將會在 2031 年到達 1.5°C 的臨界點(圖 7),這個評估與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評估非常一致。

圖 6:「全球溫度趨勢監測」應用程式顯示,利用 2024 年 11 月的數據,全球平均溫度會在 2030 年 4 月到達 1.5°C 的臨界點。(來源:https://apps.climate.copernicus.eu/global-temperature-trend-monitor/
圖 7:「全球氣候變化指標」網站所公佈的「氣候變化追蹤器」(Climate Change Tracker)資料,顯示將會在 2031 年到達 1.5°C 的臨界點。(來源:https://climatechangetracker.org/igcc

如果我們把時間拉回至 2015 年 12 月,即制定《巴黎協定》的那個時候,利用「全球溫度趨勢監測」應用程式,會發現當時離開 1.5°C 的臨界點尚有 26 年(圖 8)。2017 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全球暖化 1.5°C》特別報告亦曾預計,要到 2040 年才會到達 1.5°C 的臨界點(圖 9)。但只過了 9 年(自 2015 年起計),我們離開 1.5°C 的臨界點卻大大縮短了 12 年!亦即是說,人類在《巴黎協定》後大幅倒退了!難怪在 COP29 舉行期間,一個全球智囊組織「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倡議需要對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作出改革,以「落實」(implementation)取代「談判」(negotiation)(https://www.clubofrome.org/cop-reform-2024/)。

圖 8:「全球溫度趨勢監測」應用程式顯示,如果利用 2015 年的舊數據,全球平均溫度只會在 2042 年 3 月才會到達 1.5°C 的臨界點。(來源:https://apps.climate.copernicus.eu/global-temperature-trend-monitor/
圖 9:IPCC 在 2017 年發表的《全球暖化 1.5°C》特別報告中顯示,以當時的暖化速度,將會在 2040 年才會到達 1.5°C 的臨界點。(來源:IPCC)

看來,我們真的是時間無多,違反《巴黎協定》的 1.5°C 目標幾乎是不可逆轉的事實。IPCC 亦曾指出:「與 2°C 相比,全球變暖 1.5°C 的大多數適應需求會更低。在全球變暖 1.5°C 的情況下,某些人類和自然系統的適應能力是有限的,並伴隨相關的損失」。那麽,若果我們還不儘快做好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準備,使我們能夠抵禦越來越極端的天氣和減低損失,將來我們只會被嘲笑是把頭埋在沙堆裏的鴕鳥!


岑智明先生參與創作的天文科普漫畫 — 《CMS 天文調查隊》最新第 3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CASIO 的鍊金術 G-Shock FINE METALLIC 系列塑膠玩出金屬質感

CASIO 的 G-Shock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過去 G-Shock 大部份腕錶產品都是使用塑膠製造,只有少數型號會採用金屬錶身及錶帶。不過 CASIO 日前宣佈將推出全新的 G-Shock FINE METALLIC 系列錶款,就將塑膠錶身錶帶玩出金屬質感效果。

G-Shock 這個 FINE METALLIC 系列錶款,採用 Tough Silicone Band 技術將樹脂錶帶經過金屬式沉積處理,讓塑膠錶殼及錶帶都能達到類金屬的質感及簡約的鏡面效果。而 Tough Silicone Band 技術和某模型大廠的電鍍金屬色處理不同,新技術是透過蒸氣鍍膜技術達到類金屬的質感,錶帶採用雙層結構,矽樹脂表面由氨基甲酸乙酯樹脂保護,錶帶表面的階梯和孔洞經過最佳化處理,能呈現出簡約的鏡面效果,而且擁有極佳的耐磨性,以滿足日常配戴的需要。

四款全新的 G-Shock FINE METALLIC 系列將於 1 月底推出,售價由 37,400 日圓至 45,650 日圓不等。

更新軟件好重要,無做就出事! 市建局違規外洩 199 名人士資料

UEA

防止資料外洩有很多方法,業界最常提醒而又最容易處理的是及時更新軟件或使用最新版本的軟件。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在這問題上做了反面教材,結果去年 5 月發生資料外洩事故,有 199 名出席衙前圍道/賈炳達道業權收購發展計畫簡報會人士的個人資料遭外洩,包括電話號碼、姓名及業權或通訊地址。私隱公署調查事件後裁定市建局未有適時更近軟件,並對收集個人資料的軟件認知不足,違反規定。

市建局的資料外洩事故發生在去年 5 月 3 日,局方接獲警方通知指涉事表格的部分資料有潛在外洩風險,立即停用 ArcGIS Online 雲端平台並刪除儲存於當中的個人資料。市建局其後得知登記出席簡報會人士的個人資料可在毋須輸入帳戶及密碼的情況下被瀏覽,並於 5 月 13 日向私隱專員公署通報。

私隱公署就事件發表調查結果指,市建局使用雲端平台 ArcGIS Online 附設的電子表格平台製作電子表格。惟該電子表格平台的軟件於 2022 年 7 月起供新版本下載,當中一項有關數據分享的預設值跟舊版本軟件並不相同。而市建局所使用的軟件屬舊版本,局方未有適時更新。

局方亦確認基於人員對該電子表格平台的版本未有足夠認知及了解,在測試電子表格時沒有仔細檢視有關的數據分享設定,未就相關功能進行安全測試。市建局同意,若局方所使用的電子表格平台軟件為最新版本,便不會發生外洩事件。

公署裁定市建局沒有採取所有切實可行的步驟以確保涉事的個人資料受保障而不受未獲准許的或意外的查閱、處理、刪除、喪失或使用所影響,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

去年 12 月,機電署同樣使用雲端平台 ArcGIS 洩露 17,000 人資料遭私隱公署斥違規。有見問題越趨嚴重,公署同時更新《雲端運算指引》,闡釋《私隱條例》適用於雲運算的相關要求,幫助機構更有效地管理和保護個人資料。《指引》針對雲運算服務的最新技術和趨勢,向機構提供採用建議,以保障個人資料私隱:

  1. 服務及部署模式:
    • 機構應關注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更新,並及時調整相應軟件和配置。
    • 私有雲端提供更多控制權,使用公共雲端的機構需謹慎考慮其私隱保障責任。
    • 使用「軟件即服務」(SaaS)的機構需評估風險並減低相關風險。
  2. 標準服務及合約:
    • 若供應商的安全標準不符合要求,機構應要求調整服務和合約條款,並核實供應商的保障措施。
  3. 外判安排:
    • 機構需確保供應商的合約承諾同樣適用於其分包商。
  4. 其他建議:
    • 保留審計追蹤記錄,定期檢視日誌以偵測異常。
    • 確保使用者配置適當。
    • 考慮加密儲存的個人資料,啟用多重身份認證。
    • 合約中應明確列出資料刪除或交還的條款。

最新影片

AI 優化 2 億長焦鏡頭・獨有 AI 換臉偵測 真 AI 旗艦 HONOR Magic7 Pro

HONOR 推出 2025 年的旗艦手機 Magic7 Pro,新機採用最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除了效能出眾,更搭載一系列生成式 AI 功能,其中包括 AI 換臉偵測。當然新機的拍攝功能絕不會令人失望,配備 2 億像素遠攝鏡頭,一系列 AI 相片優化,與及法國 Studio Harcourt 加持的人像攝影模式,絕對有能力問鼎今年最強手機的寶座。 

今次 HONOR Magic7 Pro 機背用回強化玻璃物料,機邊則採用粗機邊框深微四曲機面機底設計,既能增強手機的剛性,亦令手機的握感更為實在,操控十分舒服。其實 Magic7 Pro 機身厚度為 8.8mm,比上代 Magic6 Pro 薄了 0.1mm,重量減輕至約 223g。雖然機身略為輕薄了丁點,但其實電池容量就加大到 5,850mAh,可說是目前旗艦手機中,電量最大的一款。另外手機會支援 100W 有線及 80W 無線快充,最快 33 分鐘充滿手機,但當然要配合專用的充電器才可。

基本規格上,Magic7 Pro 採用 6.8 吋 2,800 x 1,280 解像度 120Hz 更新率 OLED 屏幕,提供有 5,000nits 亮度,並通過德國萊因 TUV 4.0 護眼認証功能,機身支援 IP68 防塵防水、IP69 防高溫高壓噴水。在國內發佈會中,官方曾將 Magic7 Pro 掉進洗碗碟機內沖洗近一小時,結果仍然能一樣正常運作,足見 HONOR Magic 系列有多耐用。 

獨有 AI 換臉偵測

AI 會是 HONOR Magic 系列的一大賣點,Magic7 Pro 除了既有的隨意門捷徑功能,還加入包括 Google 的 Circle to Search、AI 翻譯等功能。至於攝影及相片編輯的 AI 功能,就有包括 AI 消除、AI 擴圖,更有閉眼修復功能,即使拍攝時,人物眨眼的一剎被拍下來,也可以透過 AI 去補救,效果亦相當自然。而針對近年日益猖獗的 AI 換臉 (DeepFake) 騙案,Honor 特別從 Magic7 Pro 開始,加入 AI 換臉偵測。當使用視像通話及會議應用時,手機會實時分析影像,並判斷對方是否透過 AI 生成出來。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效能出眾

今次我們試用的 Magic7 Pro,是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12GB RAM + 512GB ROM 的配置,Antutu 跑分達到 2693065 分,比起上代 Snapdargon 8 Gen 3 的產品平均 180 萬分高很多,而新的 Antutu AI 大模型評測中亦取得 595639,可見新處理器在 AI 運算能力的確相當出色。

AI 優化 100x 數碼變焦 + 2 億像數驚人攝力

當然一般用家很關心的拍攝功能方面, Magic7 Pro 當然不會讓用家失望,特別是它的長焦鏡頭,其 6 倍光學變焦在拍攝人像或近攝時會很實用,當然在拍攝人像的話,不妨試試由法國 Studio Harcourt 加持的人像濾鏡,會令人像的層次和色彩更為突出。手機會支援 100x 光學變焦,實測拍攝距離約 20 米外的汽車車牌,可以看到車牌上「橫濱」字樣依然清晰可辨。至於 2 億像素鏡頭拍攝,的確能將相片中的細節清楚保留下來,而不是單純把相片檔案變大。

1 月 31 日前買機送 dji Neo 迷你航拍機

HONOR Magic7 Pro 會有 2 個版本,12GB RAM + 512GB ROM 售價為 $7,699,16GB RAM + 1TB ROM 版本,售價為 $8,999。並於 1 月 9 日起,正式於香港 Honor 官方網店及特約商號中發售,由即日至 1 月 31 日,選購 HONOR Magic7 Pro 16GB RAM + 1TB ROM 版本,可獲贈 dji Neo 迷你航拍機及 HONOR 12,000mAh 66W JOWAY 流動電源。而選購 12GB RAM + 512GB ROM 版本,可獲贈 HONOR 最新的 Earbuds Open 及 HONOR Band 9 智能手環。

小結

PCM Rating:4.5/5

best performance 2022

HONOR Magic7 Pro 無論在系統效能、拍攝和 AI 功能上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其中 AI 防換臉偵測功能,或能幫助用家減低遭到網絡詐騙的機會,希望有關的功能可下放到其他 HONOR 手機。

HONOR Magic7 Pro 產品規格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記憶體/儲存空間 :12GB + 512GB, 16GB + 1TB
屏幕:6.8 吋 2,800 x 1,280 FHD OLED 屏幕
相機:5,000 萬像素 f/1.4 鷹眼主攝鏡 + 5,000 萬像素 f/2.0 超廣角鏡 + 2 億像素 f/2.6 潛望式長焦鏡;前置相機:5,000 萬像素 f/2 自拍鏡
電池:5,850mAh
重量:223g
售價:$7,699 (12GB + 512GB) / $8,999 (16GB + 1TB)
查詢:HONOR

最新影片

【CES 2025】ATARI 參戰遊戲掌機市場 Atari Gamestation Go

【CES 2025】ATARI 參戰遊戲掌機市場 Atari GameStation Go

今年 CES 不少廠商都展示了手提遊戲機產品,顯示手提遊戲機市場仍然熾熱。而老牌遊戲品牌 Atari 亦在這個時候加入戰團。曾推出過多款 Atari 懷舊遊戲機的 My Arcade 在 CES 2025 中就展示最新的 ATARI 遊戲機產品 ATARI Gamestation Go 遊戲掌機。

【更多 CES 2025 報道】https://www.pcmarket.com.hk/tag/ces-2025/

這款遊戲機外型既懷舊又有現代元素,遊戲機支援多種 ATARI 懷舊遊戲平台的遊戲,包括 Atari 2600、5200、7800 和 Arcade 等。

為了對應 ATARI 多種輸入方式,ATARI Gamestation Go 機身左邊同時設有旋鈕、十字掣和追蹤球,而右邊除了有 ABXY 掣外,還備有 ATARI 2600 系統的數字鍵盤輸入。機頂就設有現代遊戲機的肩掣(Bumper 掣)和扳機掣,令到這部遊戲機也能遊玩較為現代的遊戲。設定、Credit 入銀、Select 和 Start 掣就設在屏幕上方左右角。

針對遊戲使用不同控制器,遊戲機還設有一個叫 Smart Load 的功能,載入遊戲時對應的控制器會亮燈提示該用哪個控制器來操控。

ATARI Gamestation Go 配備 7 吋屏幕和立體聲喇叭,機頂設有 HDMI 接口可以直接輸出遊戲畫面到電視機。亦同時備有 USB-C 接口和 microSD 讀卡器作擴充和靭體更新。遊戲機還可以連接最多兩個控制器來與朋友一起遊玩。

ATARI Gamestation Go 售價為 $149.99 美元(約港幣 $1,167),今年第三季推出。

【更多 CES 2025 報道】https://www.pcmarket.com.hk/tag/ces-2025/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