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節目《ZCOPER 自家嘩!》為各位 ZCOPE 友介紹新玩意、著數、Gadget 產品。試業版仲帶埋上次日本任天堂博物館選購禮品送俾大家,想知道點樣得到?即刻睇片! 試業版先唔講新嘢,同大家懷愐一下喺香港已消失嘅品牌,亦會介紹新產品 HONOR X9c,仲有藍牙喇叭優惠推介俾大家,上返 https://playit.hk/ ,輸入「btspeaker5」,就可享有「95」折,優惠期至 2024 年 12 月 3 日。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JavaScript 是支撐現代網頁和瀏覽器的基礎腳本語言,不過它的商標現在落入了甲骨文 Oracle 的手中。日前著名 JavaScript 執行環境套件 Node.js 和 Deno 的作者在超過 14,000 人的開發者社群支持下,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出呈請,要求取消 Oracle 擁有的 JavaScript 商標註冊,Oracle 需要在 2025 年 1 月 4 日前回應,否則註冊就有機會被撤銷。
JavaScript 是 1995 年布 Brendan Eich 為 Netscape 瀏覽器開發的腳本語言,經過多年演進已經成為互聯網和瀏覽器程式的一個標準。當時商標屬於 Sun Microsystems 所有,到 2009 年 Oracle 收購了 Sun Microsystems 後,JavaScript 的商標就落入 Oracle 手中。
但多年來 JavaScript 社群就認為 JavaScript 的名稱應該是共享公眾公益,而 Oracle 持有 JavaScript 的註冊商標阻礙了社群使用 JavaScript 的名稱,例如 JavaScript 社群會議要稱為「JSConf」而不能直接稱為 JavaScript Conference,JavaScript 語言規格也得轉稱為 ECMAScript,有些 Javascript 開發者組織如 Rust for JavaScript Developers 也擔心會被 Oracle 法律追究。
開發出獲大量企業採用的 JavaScript 執行環境套件 Node.js 和 Deno 的軟件工程師 Ryan Dahl 就曾在 2022 年 9 月和 2024 年 9 月兩度發公開信,要求 Oracle 釋放 JavaScript 的註冊商標,並在第二封公開信時表明下一步行動會向美國有關部門提出呈請,如今他就付諸行動。他指今次呈請得到社群支持,有超過 14,000 名開發者公開聯署,當中包括 JavaScript 之父 Brendan Eich。
Ryan Dahl 在聲明中提出三個理據支持撤銷 JavaScript 的商標註冊:
Ryan Dahl 表示希望 Oracle 選擇不在 2025 年 1 月 4 日前回應呈請,令案件進入缺席狀態,令商標被撤銷,承認 JavaScript 名稱屬於全球社群而非一間公司所有。但如果 Oracle 決定對抗,他們亦已準備好作出回應。
有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3 年雲運算技術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整體貢獻超過 1 兆美元,由雲端支援的 AI 則為 GDP 貢獻逾 980 億美元。對於未來發展,其中一項研究預測在 2024 年至 2030 年間,採用雲端所產生的全球 GDP 將突破 12 兆美元,而由雲端支援的 AI 將額外貢獻 1.5 兆美元。
Amazon Web Services(AWS)與專門從事經濟影響研究的市場調查與諮詢公司電訊諮詢服務(Telecom Advisory Services)近日發布三項新研究,評估雲端運算的經濟影響力、人工智能(AI)的採用方式以及使用雲運算提升的能源生產力。其中,從經濟影響力上,研究結果顯示,2023 年雲運算在美國和加拿大創造逾 4,340 億美元 GDP,其中 560 億美元來自由雲端支援的 AI。歐洲國家有逾 3,210 億美元 GDP 來自雲運算,而由雲端支援的 AI 貢獻其中的 300 億美元。亞太國家則分別有逾 1,520 億美元 GDP 來自雲運算,以及有逾 70 多億美元來自由雲端支援的 AI。
報告預計,未來六年,使用雲運算和 AI 將為全球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效益。到 2030 年,採用雲預計將為美國和加拿大創造逾 5.6 兆美元 GDP,其中 8,420 億美元將來自由雲端支援的 AI。在歐洲國家,這兩項數據約為 2.7 兆美元和 4,340億美元。在亞太地區,則有望產生逾 2.7 兆美元及逾 2,020 億美元。
雲運算帶來能源效益
三項新研究中,其中一項調查雲運算技術對能源生產力的影響。能源生產力是指單位能耗(兆瓦時)所創造的經濟價值(GDP)。該研究顯示,提升能源生產力能讓企業以相同數量的能源產出更多商品和服務,從而降低各行各業的生產成本。該研究顯示,當一國的雲端採用率提升 10%,其能源生產力隨之提高,各行各業就能以相同數量的能源產出更多商品和服務,也可降低成本。企業節省的資金可重新投入到創新和業務拓展。按推算,能源生產力的提高可為全球經濟多帶來約 2,168 億美元 GDP。
中國遊戲巨頭騰訊發表「平板級掌機」Sunday Dragon 3D One,這款新掌機擁有 11 吋屏幕及可拆式遊戲手把,比起我們熟悉的 Steam Deck、ASUS 的 ROG Ally 及 Zotac Gaming Zone 遊戲掌機來說,它更似一部配上了手掣的平板電腦⋯⋯
Sunday Dragon 3D One 採用 11 吋 2.5K 屏幕,支援 120Hz 屏幕刷新率、裸視 3D 及人眼追蹤技術。硬件方面會採用 Intel Lunar Lake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配備 32GB LPDDR5X RAM + 1TB SSD,並備有 Wi-Fi 7 及 100W 快充。比起目前普遍使用 AMD 處理器的手提遊戲電腦來說可算是異類。騰訊更表示會將《劍靈》、《天涯明月刀》等遊戲進行優化,但目前他們還沒有新機的上市細節。

《S.T.A.L.K.E.R. 2: Heart of Chornobyl》推出後短時間內達成 100 萬銷量,以歐洲末日廢土為概念的玩法再度熱烈起來。不過遊戲升級至《Unreal Engine 5》技術,各種模擬系統比舊作大提升,對系統處理器負擔亦比較高,建議玩家活用顯示卡的影格生成功能。
《S.T.A.L.K.E.R.》系列由烏克蘭工作室 GSC Game World 開發,以車諾比核電廠(港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後危機四伏的異變隔離區為主題,隨後 4A Games 的《Metro》系列也有類似風格,吸引不少硬派 FPS 及生存遊戲玩家。最新一集《S.T.A.L.K.E.R. 2: Heart of Chornobyl》仍然保留系列的硬派風格及進行方式,對玩家的引導比較基本,在序幕後,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主線或者支線任務進行探索,隔離區幅員遼闊,因為輻射及怪物等沒有長途載具,玩家基本上是用雙腳步行,在目的地之間的廢墟或休息站進行補給。
玩家有背包負重、饑餓值,異常狀態更會流血、輻射中毒等,目標腳程遠就要留意物資及武器彈藥等,而且地圖上有甚多特異點陷阱會即死,要留意警告及天氣變化。而玩家在世界中可以和不同集團進行支線任務賺錢或尋寶,清剿敵人時要活用環境掩體,不能像《決勝時刻》般盲衝,以一對多必死無疑,半偷襲更佳。玩家接的任務很多時都會跟複數集團有利害衝突,如何完成、靠向何方都有最大自由度,正是此系列賣點。
遊戲有複雜天氣、物理、NPC 模擬等,當進入人物比較多的據點區域會更明顯,可見遊戲即使是 1080p60 中畫質,已經要求八核心 Core i7-9700K 或 Ryzen 7 3700X、顯示卡 RTX 2070 Super/RX 5700 XT,1400p60 高畫質更需要 Core i7-11700 或 Ryzen 7 5800X、顯示卡 RTX 3070 Ti/RX 6800 XT。
《S.T.A.L.K.E.R. 2》試玩平台為 Core Ultra 9 285K / RTX 4090 頂級配置,在「低」畫質 4K 解像度 DLSS 效能亦只是 100fps 水平,改為《史詩級》亦僅是 ~80fps,參考《Intel PresentMon》可見「Frame Time」跟「GPU Busy」有平均 3ms 差距,誇張程度追上《FS2024》的 ~4ms,樽頸落在處理器及遊戲引擎其他運算。於是 GPU 的算力是有浪費,此時可啟用遊戲內的 DLSS 影格生成,或是 FSR 影格生成。會令幀速提升至 ~110fps 水平,而「Frame Time」跟「GPU Busy」的差異縮小至 1ms 以內。而且這次 Ryzen 7 9800X3D 對比 Ultra 285K 並沒有很突出的優勢。
| 處理器 | Ultra 9 | Ryzen 7 |
|---|---|---|
| 型號 | 285K | 9800X3D |
| 顯示卡 | RTX 4090 | RTX 4090 |
| 記憶體 | DDR5-6400 | DDR5-6400 |
| TDP | Intel Extreme | PBO ON |
| 4K Epic DLSS P | 77 | 80 |
| 4K Epic DLSS P FG | 117 | 118 |
如果遊戲引擎的樽頸在顯示卡,「Frame Time」跟「GPU Busy」應為十分接近或幾乎重疊。舉如圖中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或是在主選單的《FS2024》。
使用稍舊的 RTX 3060 12GB + Ryzen 7 5800X,於 1080p 平均畫質及 DLSS 品質,在 NPC 人物比較多、令處理器負載較高的據點區域仍有 53fps 水平,再啟用 FSR3 影格生成可上至 ~90fps,其實仍然夠玩。遊戲節奏是要玩家小心謹慎,而非《決勝時刻》那種突擊。
Valve 日前被揭露開發了兩款新遊戲手掣並已經開始投產,其中一款是代號 Ibex 的 Steam Controller 2,是 2015 年出品的 Steam Controller 的後繼產品,雖然圖片很暗,不過仍可隱約見到手掣變成接近方型,兩塊觸控板移到手掣下半部,上半部就變成兩支冬菇搖桿。相信手掣背面亦如上代有掣。據知這手掣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另一款手掣的資料是透過 SteamVR 更新代碼而洩露的,它是傳聞已久、代號 Deckard 的獨立型 VR 頭戴式裝置的 VR 控制器,代號 Roy。一如近期 VR 手掣的趨勢,Roy 也移除了追蹤燈環,同時似乎也沒有了 Valve Index 的 5 指動作追蹤手帶,但它不像其他 VR 手掣,它有齊全套手掣的全部搖桿、扳機掣、Bumper 掣、抓掣、十字掣和 ABXY 掣,所以也有指 Roy 即使不用作 VR 手掣時也可當作分體式 Steam Controller 手掣使用。
傳聞又指 Valve 的 Deckard 獨立型 VR 頭戴式裝置將會配備 Snapdragon XR2 Gen 3 處理器,Qualcomm 據報今年中旬就已經向三星和 Meta 等 VR 裝置生產商提供樣辨作測試開發用。
騰訊和任天堂昨日宣布將於 2026 年 3 月 31 日起至 5 月 15 日,逐步停止中國國內 Nintendo eShop 和其他網絡相關營運服務。而作為彌補,會推出面向中國國行 Nintendo Switch 玩家的回饋計劃。兩公司都沒有說是甚麼原因決定停運網絡相關的服務,也沒有說明是否任天堂主導,但一般相信是與去年中國政府推出新規定,限制營運商鼓勵玩家在網絡遊戲內消費,和打擊年青人打機成癮的措施有關。
停運將分兩階段進行,首先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晚上 22 時開始,中國 Nintendo eShop 將停止遊戲和工具軟件等的售賣服務,同時也不能下載到免費遊戲試玩和免費工具軟件;而到 2026 年 5 月 15 日晚上 22 時,Nintendo eShop 就會完全停止下載服務和兌換碼的兌換服務,同時,其他網絡相關的服務也會停止。
有關方面列出受影響和不受影響的遊戲和工具 及 系統服務 列表,最受影響的應該是無法網絡聯機遊玩和對戰,甚至不能更新遊戲,包括《瑪利歐賽車 8 豪華版》、《健身環大冒險》、《超級瑪利歐派對》等,當中由於《健身環大冒險》和《瑪利歐賽車實況:家庭賽車場》需要實體配件來遊玩,而相關軟件將在 2026 年 5 月 15 日之後會無法在國內下載得到,所以有關方面提醒玩家要在該日期前將相關軟件下載到 Switch 裡。
其他無法使用系統功能還包括顯示好友列表狀態、添加好友、獲取和訂閱新聞、發布相片到社交網絡,很多都是與社交網絡相關的功能。
而為了感謝用戶一直支持,有關方面向國行 Nintendo Switch 玩家推出回饋計劃,由 2024 年 11 月 27 日早上 10 時至 2026 年 3 月 31 日晚上 22 時,每部已經激活且依照相關條款正常使用的國行版 Nintendo Switch 遊戲機,其擁有者可憑登錄遊戲機所用的微信賬號,通過「遊戲領取」微信小程序免費領取至多 4 款數位版任天堂遊戲或工具軟件的兌換碼,當中包括《NEW 超級瑪利歐兄弟 U 豪華版》、《瑪利歐賽車 8 豪華版》、《精靈寶可夢 Let’s Go!皮卡丘/Let’s Go!伊布》等。詳情可參有關方面的聲明。
任天堂是在 2019 年 12 月 10 日與騰訊合作在國內推出國行版 Nintendo Switch 遊戲機,並且由騰訊為 Nintendo Switch 的線上平台提供雲端服務和伺服器,國內版Nintendo eShop 亦作出修改,以便用戶能使用 WeChat Pay 來買遊戲。
任天堂預備明年初發表 Nintendo Switch 後繼機的銷售詳情,未知這次結束網絡服務的措施會否影響到未來新主機在國內的銷售。
中國移動香港今年舉辦 3 個創科比賽,如創客馬拉松、大灣區 5G 應用創新大賽和「梧桐盃」大數據創新大賽。經過多輪評選,共選出 16 個團隊,將會代表香港參加中國的準決賽。中國移動香港日前在科學園舉辦集氣大會,望參賽團隊可晉級中國總決賽。
中國移動香港今年在香港舉辦 3 項比賽詳情:
中國移動香港董事兼行政副總裁沈衛中指出,OneNET 創科比賽今年辦第五屆,至今有超過 200 間創業公司和 1,000 學生獨立開發人員參加,發掘逾 500 個創新方案,有多個項目成功推出市場,獲科技界和教育界正面回饋。今年首次引入「梧桐盃」大數據創新大賽,鼓勵青年人參與數據應用、人工智能及數據安全等,啟動數據要素價值。
今年的 OneNET 創科比賽(香港賽區)主題定「新質生產力」,提升本港學生的認知。四強團隊分別:
大灣區 5G 應用創新大賽繼續由中國移動香港及大灣區 5G 產業聯盟合辦,今年定題「5G 智變,創新無限」。四強團隊分別:
大家見慣見熟的無人機都是四漿臂的機體,不過早前就有消息流出,DJI 正在研究一款結合滑翔機的新型態無人機,這款混合式的無人槪念機叫作 DJI Glide,它有著更穩定的飛行外,亦能減少電量消耗以提升續航力,即刻睇睇這部 Glide 玩的甚麼槪念。
一名產品設計師 Baptiste Grenon 的 IG 上,出現了一款 DJI 的新款槪念機,相信是由他負責設計,睇真點這款槪念機跟大家熟悉的 DJI 無人機,在外形上有極大分別,因為它並非以現時四支漿臂的外型設計,而是將前漿臂改為安裝左右兩翼而成,看上去更似飛機外型的一架滑翔機。
這部 DJI 槪念機名為 DJI Glide,顧名思義就是結合滑翔的無人機,仔細看中間的主機身部份,其實跟現時的無人機機身差不多,同樣有四個螺旋漿,並維持一對後漿臂,最大分別在於前漿臂換成機翼,而機翼中間亦有螺旋漿,安裝完成後的外觀,跟一般小型模型飛機、滑翔機相似。
至於用上機翼的好處,是可令無人機在高空中飛行時,特別是以高速向前衝的時候,令機身更穩定,另一重要原因是可減少消耗電量,這便可有更長的飛行時間之餘,也有著更大的飛行範圍。由設計師提供的相片及影片可見,Glide 的雙翼是可拆下來方便收納,而機翼內藏螺旋漿又有保護作用,且亦可為後漿臂提供保護。
因為有著螺旋漿,所以 Glide 能像航拍無人機般作垂直升降,而不需要跑道輔助起飛或䧏落;相片中可見,Glide 有一個 Hasselblad 雲台鏡頭,同時前、後及底部均備有避障鏡頭,而電池則放在機上方尾部位置,電池大部份外露沒有太多保護。
對於 Glide 這個新型態,有優點亦有缺點,首先多了一對機翼,估計重量會高於 249g,如屬實的話就要必需要申請註冊才能飛行;另外一些較複雜的飛行動作,如向後移、左右轉向、急轉彎等,未必能像現時的無人機般輕易做到,空中動作的靈活性有待驗證;還有就是由於機翼是可拆式設計,如在飛行途中不幸稍為鬆開,估計可以即刻回程去 claim DJI Care 了。
DJI Glide 暫時只屬於槪念階段,是否真的會推出還是未知之數,不過這個滑翔無人機的新品種,確實值得期待!
根據電腦資訊媒體 Tomshardware 的消息,他們刊登了相信是 NVIDIA 提供給 AIC 廠商的 GeForce RTX 5090 D 彩盒 Logo,意味著 RTX 5090 D 確實存在,而香港或可能引入。

因應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限制,目前一些高階晶片甚至電腦顯示卡已不能出口到港澳地區及中國內地。所以 NVIDIA 去年就推出 RTX 4090 D 以應對相關出口限制及滿足中港兩地對高階遊戲顯卡的需求。據知去年推出的 RTX 4090 D 相比標準版 RTX 4090,主要是削弱了 AI 運算力,包括 CUDA 核心數從之前的 16,384 個減少到了 14,592 個。GPU 超頻被禁用,最高 TGP 從原來的 450W 降到了 425W。但到底今代 5090 D 在效能上會和跟標準版 RTX 5090 及上代 4090 D 相差多遠呢?
另外,有趣的是 NVIDIA 在去年發表 RTX 4090 D 時表示,「D」是龍年的意思,因此今次 RTX 5090 D 仍沿用「D」作為產品命名,很大機會是指 RTX 5090 D 或於 2025 年 1 月 28 日,農曆年前發表。(編按:或者只是大家諗多咗?)
(消息來源 : Toms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