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3229

《biohazard 0 HD REMASTER》資訊公布

f76119e50cd1c3cbdba82cb117e06c3e958f370b.jpg

Capcom 剛剛發布關於《biohazard 0 HD REMASTER》亞洲實體版的最新資訊,不過對不少已買了《biohazard HD REMASTER》的玩家來講未必會係好消息。

高清化後的《biohazard 0 HD REMASTER》將會大幅度提升作品的畫面解像度及細緻度,同時語音方面也強化了聲音陣容,聲效也追加 5.1 聲道的支援,更會追加大量額外的服裝,如《BIOHAZARD THE MERCENARIES 3D》入面護士造型的 Rebecca,到《Street Fighter ZERO 3》入面換上 Cody 造型的 Billy。

於《biohazard 0 HD REMASTER》入面,Capcom 為遊戲新增了一個新的模式:「Wesker模式」,在這個模式入面 Wesker 將以《Biohazard 5》入面全黑衣裝束登場,被洗腦的 Jill會否同樣出現呢?

根據 Capcom 發布的資料,《biohazard 0 HD REMASTER》亞洲實體版將以 2 合 1 的形式與日本同步發售包含《biohazard 0 HD REMASTER》及《biohazard HD REMASTER》的兩款遊戲,取名為《biohazard ORIGINS COLLECTION》,並定於 2016 年 1 月 21 日於 PlayStation 4 及 Xbox One 上推出,PC 版則會在 2016 年 1 月 22 日發售。

至於買了早前《biohazard HD REMASTER》的朋友,可以買下載版的《biohazard 0 HD REMASTER》,介時會在 PC、PS3、PS4、Xbox 360 及 Xbox One 一眾平台上作配信,不過配信日期未定。至於實體版及配信版的售價要等 Capcom 稍後的公布。

531fafc3a3252cb593855c7bdfc5758953928464.jpg新追加的「Wesker模式」將會於本作中登場。

9cc92bb12e70cbdd673cdda54ee4e159342ec6a7.jpg護士服仕樣的Rebecca確又幾眼前一亮。

99dd98879e823c6dc95e5aead24c6a54f777e405.jpg想單買《biohazard 0 HD REMASTER》的話,目前只有上網買下載買這一途。

1TB Hybrid 版 Xbox One 開機提速 20%?!

9320a044917ce691b1e0a7740dba853ee82cbd51.png

早前 Xbox One 於 E3 上宣布針對 Gamer 推出高階手掣 Elite,似乎有意為高階遊戲機市場試水溫,今日 Xbox One 便即將於美國推出 Xbox One Elite Bundle 套裝,採用 1TB Hybrid 硬碟,進一步提升容量及效能。

新的 Xbox One Elite Bundle 當然會用上 Elite Wireless Controller 的高性能手掣,左邊十字掣特別設計,左右兩邊的 Triggers 按鍵都經過改良,亦可以加裝配件配合如賽車遊戲使用,專為追求理想表現的遊戲使用者而設計。

除此之外,應不少高階用戶的要求,新機採用了大容量 1TB Hybrid 硬碟,由於硬碟內置有 SSD 作為緩衝儲存,所以將有效提高常用資料讀取時的速度。據官方指, 由 Power-save 模式起動時間將可以提升 20%。

新機現已接受預訂,預計將於 11 月出貨,售價為 499.99 美元。

0be612693a8f7ee6e7ba2256218eb0a71934fddb.jpg Xbox One 的新手掣 Elite 令到大家流晒口水,同期亦再出一款手掣,雖然無咁多「機關」,不過用白面、黑底加金色設計,有部份網友就話佢「高貴」咗,今次呢款特別版 Lunar White 手掣其實同普通掣分別唔大,但同新版一樣轉用 3.5mm 插頭,可以連接一般耳機。售價為 64.99 美元(約港幣 $507),9 月 22日推出。

Core M 價錢買 i5 Asus 推大學 Notebook 優惠

今期(1153 期)PCM 刊登了「開學 Notebook 大專買機優惠攻略」一文,當中第 48 頁的 Asus 優惠型號有資訊更正,以下附上已更正的正確優惠資訊:

3ce68754280fb720733c9620a8a39ac1f5c75a49.jpg

越獄風險高 逾22萬Apple帳戶被盜

部分用戶為求方便,會不惜冒險利用各式第三方工具如Cydia Jailbreak iPhone。到底潛在風險有幾高?最近網絡安全商 Palo Alto Networks 發表報告指,已發現一款針對越獄 iOS 裝置的惡意程式「KeyRaider」,並且已經有超過 225,000 個 Apple 因此外洩 。

5d79331f402a9f1bd842c60dddd0807a7d1e2a4d.jpg
有用戶在帳戶被盜後屏幕被鎖,並收到勒索訊息。

Palo Alto Networks 與威鋒網技術團隊合作,分析過 92 個最新的 iOS 惡意程式樣本,證實不法之徒透過越獄工具 Cydia 散播「KeyRaider」惡意程式,並透過攔截裝置上 iTunes 的流量,收集用戶的 Apple 帳戶名稱、密碼及裝置 GUID,更可以盜取推送通知服務憑証、密鑰、App Store 購物紀錄等等,甚至關閉 iPhone 和 iPad 的本機和遙距解鎖功能。黑客利用竊取帳戶資料,在 App Store 下載及購買應用程式,甚至勒索用戶。報告指,有跡象顯示威脅已經擴散至 18 個國家,包括中國、法國、日本、英國、美國等等。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越獄前真係要注意安全風險啦~

來源: Palo Alto Networks

苦等8年 蘋果終夥思科拓iPhone企業市場

b6f5483094ee9339798509ca9b96bdce03de2298.jpg蘋果公司跟思科合作,讓 iOS 裝置和應用程式跟思科的網絡和通訊方案整合,改善用戶體驗。蘋果公司藉此催谷 iPhone 和 iPad 在企業市場的銷量。這合作,在 8 年前 iPhone 發表之初已埋下伏線。

蘋果公司行政總裁 Tim Cook 在周一現身思科本周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內部推銷員培訓大會 Global Sales Experience,聯同思科主席 John Chambers 公布消息。Cook 表示,iPhone 與 iPad 成為現今企業營運的重要工具,與思科聯手,雙方將能釋放 iOS 潛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Chambers 也表示,95% 的《財富》500 大企業用思科通訊方案及網絡設備,透過雙方工程及業務的合作,將有助思科的用戶體驗延伸到 iOS 裝置上。

兩間公司的技術人員將為思科網絡產品針對 iOS 裝置作調整,iPhone 和 iPad 將整合思科話音及影像通訊軟件,與企業員工的桌面電話及流動通訊緊密整合。蘋果亦會協助思科,為 iOS 裝置改善 Cisco Spark、網真、WebEx 等視像會議方案的用戶體驗。

蘋果公司去年已跟 IBM 攜手合作,為企業建立醫療、銀行、旅遊、電訊、保險及零售等逾百個行業專用流動應用程式,意圖銷售更多 iOS 裝置。現在再跟思科合作,有趣的是,雙方曾在 8 年前為 iPhone 商標起訴訟。思科早在 2000 年推出 VoIP 電話 iPhone,跟 2007 年蘋果公司推出的 iPhone 同名。最後雙方和解,共同使用 iPhone 品牌,和解聲明還表示,雙方一同探討合作機會。這機會,原來已經探討了 8 年之久。

【全圓表面】Samsung Gear S2 正式面世

80eb7df860fb43dd38e83b9fa9bcc2e2b5f2ec3c.jpgdfd0e966dd29e9435e33343712dd7d36cdcb54e8.jpg
Gear S2 加入了使用表圈左右扭動的控制方式,所以看不見表身有「表的」。 Classic用上黑色表身及皮帶設計。

還記得早前 Samsung Galaxy S6 Edge+ 及 Note5發布會當中還有「One more thing」,就係他們準備推出下一代 Gear 智能手表,仲注目過兩部新機。在 IFA 前夕,呢隻表終於同大家見面。

上回 Samsung 的智能手表 Gear S 已採用自家的 Tizen 系統,但方形表身評價十分一般,很多朋友都估計下一代 Samsung Gear 智能手表將會轉做主流的 Android wear 系統及外形大改。結果是 Gear 2 用上大家「認為」最合適的圓形表面設計,使用一個 1.2 吋 、 360 ×360 解像度(302ppi) 的圓形 Super AMOLED 屏幕。 Gear S2 表身厚度為 11.4mm ,看似有點厚,但原來加入了使用表圈左右扭動的控制方式,比現時的智能手表操作更形格了吧!

其他規格方面, Gear S2 採用 1GHz 雙核心處理器、內置 512MB RAM 、備 IP68 防水防塵規格,配備 NFC 及 802.11n 無線與 BT 4.1 技術,以及仍是使用自家 Tizen 系統,想使用 Android Wear 系統的用家要失望了。 Gear S2 更備有 3G 版本可選擇,亦有「Classic」版本,用上黑色表身及皮帶設計。仲想知道其他 Gear S2 的功能,就要留意幾日後的 IFA 了。

GoPro 加入短片剪裁功能讓用戶快速分享

7d94e9d85e122c14f68c9dca9464b9c0ab10a49b.jpgGoPro 在運動相機界相信無人不識,不過為了強化用戶使用上的完美體驗,不時都會加入新功能,今次更新了官方的 GoPro App 應用程式,讓用戶可以於手機上剪出 5 /15/30 秒的影片,方便於各個社交媒體上分享。

是次更新程式除了基本的 Bugs Fix 之外,最主要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Trim」功能,用戶可以透過 Wi-Fi 連接,在手機上剪裁出 5/15/30秒的影像片段,之後分享到 Facebook、Instagram 或者 YouTube 頻道上。

「Trim」功能同時可以讓 HERO4 Black with LCD Touch BacPac、HERO4 Silver 及 HERO+ LCD 的用戶透過 Firmware 升級方式加入 Trim 功能,直接於裝置上進行剪裁。另外假如用戶所使用的 GoPro 裝置中具備 Wi-Fi 功能的話,亦都可以將影片轉送到手機再進行剪裁。程式將兼容 iOS 8 或 Android 4.3 以後的系統,有興趣的話可下載玩玩看。

iOSAndroid 下載

 

專訪:德望學校 採用平板筆繪更自如

德望學校於2015年1月添置了30部全套Surface Pro3,包含筆及鍵盤作為視覺藝術科使用。其實該校並非第一年推行此類應用,過往視覺藝術科,已使用Adobe Illustrator及Adobe Photoshop作教學,但多於高中課程使用。

蕭展豪老師表示由於電腦室的應用有增無減,而學校剛好有經費可添置新設備,與視覺藝術科老師商討後,他們也認為可選擇Surface Pro 3作教學。經過3個月計畫、測試及評估後,於4月開始於課程中正式給予同學使用。

 

轉換設備 輕鬆便利
蕭老師坦言,當初也有擔心師生的使用情況未如理想,因此當日也有觀課。他表示:「上課時,發現同學使用起來十分輕鬆,只要告知同學是使用Photoshop,他們已能自行啟動及使用,不用逐一說明。」除了操作上師生反應正面外,蕭老師補充該校一向是傳統繪畫與數碼繪圖雙線發展,但過往因設備限制,很多學生會採用滑鼠繪畫,但效果未如理想,今次經由Surface Pro的筆觸,真正得心應手。也正因此,他們認為器材適合延伸至初中同學使用。

71a69710c0443235a4b80bde6ce53422cbaa9893.JPG 
德望學校評核及資訊科技主任蕭展豪表示,該校於年初添購了Surface Pro 3作視覺藝術科使用。 

 

學生創作信心加強
至於使用新設備與傳統畫畫的分別,蕭老師表示從老師觀察的角度來說,學生們的創作較傳統設計更為大膽。這是由於傳統繪畫技術,只要「落筆錯」作品就可能難以補救,現在學生們可使用「Undo」功能重新繪畫。此外,Photoshop的設計可以使用圖層,以一層一層的方式製作,更易加強學生對作的信心。現在,課外的時間也有學生會自動借出設備使用,證明學生對此甚有興趣。

220e76cee9ea606790e4b7b923d7f5132a55d740.JPG 
同學可透過筆觸用Adobe Illustrator及Adobe Photoshop在平板上創作。 

 

老師邊畫邊教
此外,視藝科老師表示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因為現在可以拿著平板配合「Mirror cast」功能,經投影機直接於大熒幕上示範,一如其他科目可於課室內進行,這是過往所沒有的。現在可於課室內任可位置邊畫邊教授,是更好的互動教學方式,可以將整個繪畫過程,呈現於學生面前。可見的將來,蕭老師表示該校也希望,透過平板上的的鏡頭,配合其他科技如3D Printer,製作更多創作課程,啟發學生有更多創作空間。

61a3f4de7d94d4aff018d5401ac4fbc1b4a96549.JPG 
視覺藝術科老師現在可於課堂隨時透過無線功能,展示平板上的教學畫面。 

 

學生作品集
蕭展豪老師表示,該校的學習模式期望學生能學以致用,因此若學校需要大型設計,均由學生創作。以下是該校同學使用Adobe Illustrator及Adobe Photoshop所創作的作品。

421143a48cd91a6bf6f2f9f0cfaeb46205f6990d.jpgebdbb5fad7af2624480ddc5ebac8bc149ca85352.jpg
Adobe Photoshop畫作
丘卓靈作品
Adobe Photoshop畫作
關穎晴作品
  
e6ce851937fcedc7bd45411f1cbb30e137c6470c.jpg725302bae45836da19a4a9e9bd00b75c0bbc3270.jpg
Adobe Illustrator畫作
戴思彤作品
Adobe Illustrator畫作
黃曉晴作品

 

 

10 個升級 SSD 前必要知識(下)

b73f1e28d12b0180d375dd3d09da082b514de794.jpg

承接 10 個升級 SSD 前必要知識(上篇),我們繼續為大家提供 SSD 升級要注意的事項。

6)混合硬碟知多 D
SSHD(或Hybrid Drive)其實是 SSD 與傳統硬碟的混合體,以傳統硬碟為基礎,再加入SSD作為快取緩衝,例如 Seagate Laptop SSHD 1TB 就結合 1TB 硬碟及 8GB MLC SSD,配合 Adaptive Memory 技術,將常用程式或檔案自動放置於 SSD 內儲存,達到加快載入速度的效果。根據早前測試,SSHD 需要待程式或檔案重複存取三至五次,才會發揮提速效果,而且受惠的容量有限,整體而言效能當然未及真正 SSD。

7)升級配件
桌面電腦擴充空間充足,一般來說升級 SSD 不成問題,只要主機板尚有未用之 SATA 介面、火牛仍有 SATA 供電插頭,就可以加裝 SSD。很多用家面對的問題,反而是機箱未有 2.5 吋 Drive Bay,解決方法是購買 2.5 吋→3.5 吋安裝支架,就可以將 SSD 安裝到 3.5 吋 Drive Bay。
至於筆記型電腦方面,大多只有一個 2.5 吋 Drive Bay,所以只能拆下原有硬碟,直接換成SSD。想知道能否升級 SSD,就要拆下筆電底蓋,看看有沒有可自行更換的2.5吋硬碟;部分筆電可能要拆除鍵盤才能看到 DriveBay,宜參考說明或維修文件。筆電用家亦要留意 2.5吋 Drive Bay 的厚度,可以先量度現有硬碟之厚度(7mm 或 9.5mm)。幸好市場上絕大多數 SSD 均屬 7mm 厚度,並附有 7mm→9.5mm 轉換架,理應不成問題。

8)將舊裝置當後備儲存
9b5fb4b5d5b6d8bf6e34c4e170895a0ec09118e9.jpg
桌面電腦往往是加裝 SSD,舊硬碟可以繼續用作儲存資料或備份用途。筆電就要將硬碟換成 SSD,舊有硬碟可以配合 2.5 吋外置盒,變身成 USB 外置硬碟使用。不過,假如舊硬碟已經服役數年,就要自行評估其壽命,是否安心繼續用作儲存了。

9)新舊 SATA 線分別不大
658354e9218c8bd9757171f3e16238af14eac615.jpg
現時主流的 SATA 6Gb/s 已經是第三代 SATA 規格,由 2003 年的第一代(1.5Gb/s)發展至今,已經相隔十年以上。不少用家都會問:若 SSD 沿用 SATA 舊線,對效能會否有影響?筆者特地找來一塊 2009 年推出的 Intel G41 主機板附送之 SATA 線,該板的 SATA 為第二代即 3Gb/s 速度。使用同一平台、同一 SSD 進行 CrystalDiskMark 5.0.2 測試後,發現陳年舊線與新板附送的新線,速度差距在 1% 之間,大致上可視為沒有分別。至於第一代 SATA 1.5Gb/s 的舊線,編輯部已經失傳,讀者不放心的話大可以花十元八塊購買一條新的 SATA 6Gb/s 線。

10)SSD 毋須進行磁碟重組
9ceae8adfb4fc64b150c1b55e454da127f34d310.jpg
以往硬碟年代, 大家都習慣不時進行磁碟重組( Disk Defragmentation),原理是將硬碟內的檔案重新排序,讓檔案連續排序地儲存,從而加快讀取速度。不過,SSD 的運作原理與硬碟完全不同,以電子方式存取資料,根本毋須進行磁碟重組。Kingston 官方問答集更指出,磁碟重組將減少 SSD 的使用壽命,建議用家停用有關功能。

10 個升級 SSD 前必要知識(上)

10 個升級 SSD 前必要知識(上)

b73f1e28d12b0180d375dd3d09da082b514de794.jpg

電腦節期間,SSD 售價大跌,其中細容量 120GB 低至 $299 有交易,適逢 Windows 10 登場,不少讀者亦打算升級系統,除了售價,在升級 SSD 之前又有甚麼要留意?以下將會為入門用家提供 SSD 升級要注意的事項。

1)SSD 結構大不同
SSD 全寫為 Solid State Drive,很多人都稱之為固態硬碟, 其實 SSD 結構上與傳統硬碟完全不同。傳統硬碟採用機械式存取結構,由機械臂移動磁頭,於持續轉動的磁碟上搜尋資料所在位置再進行讀寫,讀寫過程有機械步驟,所以速度一直未能突破。SSD 則改用全電子方式,採用 NAND 快閃記憶體作為儲存媒體,由控制器負責讀寫資料之工作,配合多通道存取架構,可以提供極高的讀寫速度,搜尋時間亦遠低於傳統硬碟。

2)SSD 效能倍增

e5a5c969b3574b7860d41714023d8d7208dd7877.jpgaa49a1658e0e3d6ff6c2f0a39fa7b6f4f63c9bed.jpg
 320GB 5,400rpm 硬碟平價 240GB SSD

市場上 3.5 吋硬碟以 7,200rpm 轉速為主,不少筆記簿型電腦至今仍是採用 2.5 吋 5,400rpm 硬碟,自然成為整部電腦的效能瓶頸。以下就使用一台數年前筆電拆下的 320GB 5,400rpm 硬碟,與平價 240GB SSD 比較效能。由 Crystal DiskMark 5.0.2(Random模式)的分數可見,舊硬碟的持續讀取及寫入速度,同樣只有 60MB/s 多,參考用之 240GB SSD 就可達到500MB/s 水平,足足快上八倍多。處理 4K 細小檔案時,舊硬碟更只有 1MB/s 左右的龜速, SSD 最慢的一項(4K Read)仍有 20MB/s 以上,比硬碟快上數十倍。SSD 實際載入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的速度,可以比傳統硬碟快上數倍,使用體驗自然更爽快。

3)顆粒不同要注意a6ff75f265243d3b21f262e4ba858945c9f3235e.jpgSSD 初面世時,用家十分關心 SLC 與 MLC 顆粒之別。SLC 全寫為 Single-Level Cell,代表每個 Cell 可以儲存 1bit 資料;MLC 全寫則為 Multi-Level Cell,每個 Cell 可以儲存 2bits 資料,成本較 SLC 便宜。就理論數值而言,SLC 的 Program Erase Cycle(P/E Cycle)高達 100,000 次,MLC 則為 5,000 至 10,000 次,差距極大。至於 TLC 全寫則為 Triple-LevelCell,又可以稱為 3-bit MLC,顧名思義每個 Cell 可以儲存 3bits 資料,進一步降低成本,但 P/E Cycle 進一步降低至 1,000 次。早期 TLC 顆粒只應用於 USB 手指或記憶卡身上,但隨著技術改進,速度與壽命均有所提升,現已開始應用於 SSD 身上。而市場 SSD 普遍採用 MLC 顆粒為主流。

4)DWPD你要識
d70fc94b930a34ad84618f010b8238b34fb414ef.jpg
剛才提到的 P/E Cycle,是 SSD 壽命的其中一個關鍵,但大家要正確解讀該數字。例如 TLC 顆粒的 P/ECycle 為 1,000 次,當然不是 SSD 只可以寫入 1,000 次,而是指每個 Block 可供抹除的次數為 1,000 次,但 SSD 控制器將透過 Wear Leveling 平均損耗機制,自動將資料平均寫入到不同的 Cell 內,所以 SSD 實際可讀寫次數遠多於 P/E Cycle 的數值。部分 SSD 的規格會列明 TBW(Total Bytes Written)數值,代表 SSD 壽命中可寫入的資料總量,例如 Kingston V300 系列之 120GB 及 240GB 分別為 64TB 及 128TB。大家可以參考 TBW 數值,除以「容量 × 365 日 × 保養年期」,即可計出 DWPD(Disk Write per Day)數值作為參考。例如 V300 120GB 就可以計出約 0.5TB 的 DWPD 數值,以一般安裝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的環境來說,當然夠用有餘。為求安心,大家選購 SSD 亦可留意保養期,平價型號一般為三年,高階型號更長,例如:Plextor M6 Pro 達五年、SanDisk Extreme Pro 更達十年,當然售價亦更昂貴。

5)認識M.2 介面44edacf0d7cac0425fbdcea624ad389d440d0d6b.jpg除了主流的 SATA 介面,市場上亦開始出現 M.2 SSD。M.2 前稱之 NGFF,是新世代的儲存裝置及擴充卡的插頭標準,旨在取代 mSATA 及 mini PCI-E 等。其實 M.2 只是插頭(Connector)標準,內裡可以應用 PCI-E、SATA 甚至 USB 等介面(Interface)。市場上的 M.2 SSD,亦分為 SATA 6Gb/s 與 PCI- E 兩大介面,當中 PCI-E 介面又分為 PCI-E 2.0 x2、PCI-E 2.0 x4 以至 PCI-E 3.0 x4 等,最後者理論頻寬可達 32Gb/s。

10 個升級 SSD 前必要知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