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9

【場料】追加「入門」三頻 MESH ASUS BT8 再補位

ASUS ZenWiFi BT8
ASUS ZenWiFi BT8

如果買 Wi-Fi 7 Router,在選擇上,相信 ASUS 就是市場上數一數二多選擇的品牌,幾乎不同規格都有選擇,而近日 ASUS 就再推出 ZenWiFi BT8 兩隻裝的 Mesh Router。在規格上就彌補早前 BT6 及 10 的空檔,皆因 BT6 規格上不算完整,而 BT10 就太高。今次 BT8 提供 BE14000 三頻,並同時設有雙 2.5G WAN+LAN 及 2 個 1Gb LAN,對比 BT6 就可以利用 LAN 擴充 2.5G Switch。對於只需要「合格」的 Wi-Fi 7 規格,BT8 跟 BT10 的兩隻裝就相差 $3,000 以上,因此以 $5,400 一套在成本上就更抵用。

ASUS ZenWiFi BT8:$5,400
查詢:正都

【場料】HUAWEI MateBook Fold Ultimate Design 水貨到港開價 $29,800 起!

HUAWEI MateBook Fold Ultimate Design
HUAWEI MateBook Fold Ultimate Design

近日 HUAWEI 革命性產品 MateBook Fold Ultimate Design 引進香港水貨市場,這款 18 吋摺疊筆電憑藉突破性設計與頂尖配置,甫上市即引發高端用戶關注。據本地商戶報價,32GB+1TB 版本叫價 $29,800 起,頂配 32GB+2TB 版本更達 $33,800,提供硯黑、凝白與穹藍三款源自航天美學的限定配色。

HUAWEI MateBook Fold Ultimate Design 獨創「三段式榫卯鉸鏈」系統,搭配航太級鋯基液態金屬材質,打造出長達 285mm 的超長轉軸。此設計不僅讓 18 吋巨幕在展開時維持 7.3mm 的極致纖薄,摺疊後更可壓縮至 13 吋便攜尺寸,完美解決大屏幕與移動性難以兼顧的痛點。

該機配備 18 吋 3.3K OLED 柔性屏幕,採用罕見的雙層串聯結構,實現 92% 超高屏佔比的無邊際顯示效果。1600nits 峰值亮度配合 200 萬:1 對比度,無論處理 4K HDR 影片或精密 3D 建模,都能呈現 Delta E<1 的專業級色準。更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與萊茵護眼認證,滿足創作者長時間作業需求。

作為首款預載 HarmonyOS 5 的筆電,其「星閃跨屏引擎」可同時串聯 3 部鴻蒙設備,例如將平板手繪稿直接拖拽至摺疊屏編輯,或無損傳輸手機 8K 影片至筆電渲染,延遲較前代大幅降低 62%。搭配 HUAWEI M-Pencil(第二代)支援 4,096 級壓感,實現「一展開即工作站」的生產力革新。

全系列標配 32GB LPDDR5X 記憶體與 1TB/2TB 儲存空間,內置高密度硅碳負極電池支援 65W 快充。音效方面搭載 HUAWEI SOUND 六揚聲器陣列,並通過 Intel EVO 認證確保極致效能。

查詢:三禾電氣 (2374 0618)

推坑之作? 《艾爾登法環 黑夜君臨》試玩

《艾爾登法環》的衍生獨立作品《黑夜君臨》推出,規模屬於一個 DLC 水平,售價亦相對抵玩,主要賣點是可以多人聯機合作結合 Roguelike 隨機要素,流程比較短但仍有不錯重玩潛力,不過若找不到隊友就相對沉悶,有老手朋友帶領合作會好一點。

《艾爾登法環 黑夜君臨》
又回到這地方令玩家百感交集。
「渡夜者」各有不同職業及玩法,要隨進度再解鎖新角色。

《黑夜君臨》沿用《艾爾登法環》的世界觀衍生獨立作品,玩家可以自由選擇扮演 8 名「渡夜者」,各有不同職業及玩法,去挑戰每次隨機生成據點敵人的世界地圖,獲得裝備、盧恩、和被動能力,每約 15 分鐘會出現黑雨火圈收縮,逼玩家移動,有點像其他流行生存遊戲。在最終圈會出現頭目戰,需要打完兩輪支撐到第三日才算完成一次完整流程,可以單挑或三人組隊。

《艾爾登法環 黑夜君臨》
開始後要快速確定自己的目標。
《艾爾登法環 黑夜君臨》
夠時間會縮圈,不逃便會扣血而亡。

《黑夜君臨》很多方面都簡化或是放寬了,例如升級基本能力值、移動速度、墜落受傷等有緩解,由於各職業特性明顯不同及絕技,單挑會更加要求操作熟練度,亦講一定運氣取得好裝備。而隨機組隊又會有隊友契合度和技術門檻,如果不是已經有朋友是魂系老手,遊戲亦不讓玩家慢慢來會收圈,就可能會很難玩。但是在不斷輪迴中,遊戲還是會留有一些強化機制。而且出現的頭目部分是舊作怪物,既是懷舊又是資源再用,可算是一款「推坑」的作品,在 Xbox Series X 主機試玩,遊戲支援效能及畫質模式,在 HDR 大電視下,畫質模式確是會比較好,雖然格數有限但仍足夠基本流暢,沒有在頭目戰中跳格。

撐到第三日就算完成一次循環。
基本跟《艾爾登法環》接近,有些功能簡化了,遊戲節奏更明快。
單人玩法師玻璃大砲,技術要求很高。
  • PC 建議配備
  • 需要 64 位元的處理器及作業系統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 處理器:Intel Core i5-11500 / AMD RYZEN 5 5600
  • 記憶體:16 GB 記憶體
  •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8GB / AMD Radeon RX Vega-56 8GB
  • DirectX:版本:12
  • 儲存空間:30 GB 可用空間
  • 音效卡:Windows compatible audio device

【場料】磁吸衍生新概念 iPhone 雙頭輕便磁吸讀卡器

ANKER MagGo USB-C Adapter (3in1 10Gbps for iPhone)
ANKER MagGo USB-C Adapter (3in1 10Gbps for iPhone)

自從 iPhone Magsafe 推出之後,除了令無線充電變得極為方便之外,近年亦有不少產品透過磁吸來升級功能,繼磁吸支架、喇叭及外置 SSD 後,近日 ANKER 更玩上 Magsafe 讀卡器,規格上可用盡 iPhone 的 USB 3.2 10Gbps 介面,可提供 SD 及 MicroSD UHS-II 的卡仔讀寫。而為了解決一個讀卡器霸佔 USB 及 QI 介面,設計上讀卡器還提供兩個 USB 介面,邊位就可為 iPhone 進行充電,而外殼內的 USB 則為延伸 USB。雖然產品功能理想,唯為了美觀,每次要抽插卡仔都要打開膠蓋就甚為麻煩,而且 $188 比起不少讀卡器都要貴,不過 iPhone 周邊加上 ANKER 大名應該仍吸引一眾用家買單。

ANKER MagGo USB-C Adapter (3in1 10Gbps for iPhone):$188
查詢:展昇

【場料】入門電競 mon 再定義 平價 MINI LED 殺到

TITANARMY P275MR MINI LED
TITANARMY P275MR MINI LED

入門螢幕近年幾乎一段時間就有大變動,而價格破壞者的漢科,近日就再將入門螢幕玩爛。其中 P275MR 就是目前最低價的 MINI LED 遊戲螢幕。僅 $1,499 的價格就可以擁有 576 個分區 MINI LED 之餘,螢幕還有進階的 27 吋 2K 180Hz Fast IPS 面板,雖然在近期遊戲螢幕中速度並非主流表現,但加上升降支架,及 2x HDMI+ 1x DP 下,相比不少同價產品已經生色不少。而受惠 MINI LED,其 HDR 表現在入門螢幕中已可達 1000,若以遊戲或電影為主就可完全可發揮螢幕效果。

TITANARMY P275MR:$1,499
查詢:漢科

【場料】MSI Claw A1M 限時激減 $2,800!$2,999 入手 Win11 掌機王

MSI Claw A1M
MSI Claw A1M

想用震撼價入手 PC 掌機?誠哥電器網店近日推出 MSI Claw A1M 破天荒優惠,原價 $5,799 的 16GB+512GB 版本,現只需 $2,999 即能入手,直減 $2,800 堪稱年度最強遊戲掌機優惠!這款預載 Windows 11 Home 的效能猛獸,不僅能暢玩 3A 大作,更獨家內建 MSI App Player,一機雙系統完美兼容 Android 手遊!

MSI Claw A1M 搭載 Intel Core Ultra5 135H 處理器,配備 7 吋 FHD IPS 螢幕支援 120Hz 刷新率。內建 53Whr 大容量電池,連續遊戲續航力不俗,加上 Hi-Res Audio 雙揚聲器。

最大亮點是內置 MSI App Player 技術,毋須另外安裝模擬器即可直接運行 Android 手遊,能隨時暢玩《PUBG Mobile》、《星穹鐵道》等熱門作品。一機整合 Windows 與 Android 雙生態,$2,999 這個價位有相當吸引力!

【場料】三星忽然預告 Ultra 體驗摺屏 Z Fold Ultra 將降臨?香港幾時推出?

三星忽然預告 Ultra 體驗摺屏 Z Fold Ultra 將降臨?香港幾時推出?

較早前三星忽然發表全球新聞稿,以「見證 Ultra 全新篇章」為主題,並以疑似 Z Fold 新作剪影,暗示新一代大摺會有 Ultra 級別表現。新聞稿發佈後在網絡帶來頗大迴響,更惹來品牌是否欲推出定位更高的 Z Fold Ultra 傳聞。

引述三星關於 Ultra 全新篇章新聞稿內容,主要為暗示下代大摺將集領先硬件、尖端性能及更適配摺屏手機的 AI 功能整合,種種升級功能融入更細小、更便攜裝置當中,目標為展示用家心中最理想 Galaxy Ultra 手機體驗。

文章可兩方理解為推出高配的 Z Fold Ultra 版本、或在下代 Z Fold7(暫稱)引入 Ultra 級別功能與體驗。現時網絡輿論關於兩方說法均有支持者,普遍以偏向 Z Fold7 會具備更多「Ultra」級功能較多。

其中像 Samsung Newsroom 官方新聞稿中,展示的疑似 Z Fold 新作 GIF 動圖,可看到裝置將配備歷代最纖巧機身設計,更有外媒猜測其整體尺寸及機重,有望與現時市場輕薄大摺,如摺合後厚度僅 8.93mm 的 OPPO Find N5,跟機重輕至 219g 的 vivo X Fold3 等作品一爭長短。

至於港人用家關心的推出日期方面,現時普遍預期三星會在 7 月中旬舉行 Galaxy Unpacked 發佈會,推出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兩款摺屏新作;而據本網獲得消息人士資訊,港版 Galaxy Z Fold 新作頗大機會在 7 月 20 日前後推出市場。如消息屬實,可預期香港方面最快 7 月上旬會有更多消息傳出,有興趣用家可留意。

Google Veo 3 超真實 AI 生成廣告可亂真

Screenshot

AI 技術席捲全球,其生成的內容,水準更是幾可亂真,以後連電視廣告都唔需要慢慢拍,只要 AI 「Gen片」就可以?美國唯一合法且最大的預測市場平台「Kalshi」就委託 AI 電影製作人,生成一條 AI 電視廣告片,並在 NBA 舉行冠軍賽的黃金時段內播放,無論內容、風格、畫質都與傳統廣告不相伯仲,令人驚歎。

這條 AI 生成的廣告影片是為觀眾宣傳 Kalshi 平台,講述人們可於 Kalshi 為各種事物進行下注,例如《雷霆》對《溜馬》的 NBA 總冠軍賽果、雞蛋價格會否於今個月上漲、今年會否有 3 個以上颶風、美國會否確認有外星人等等,都可作投注。整段廣告風格相當有趣,而且場景變換極快又自然。據製作人 PJ Ace 表示,他參考了《GTA VI》遊戲預告片風格並撰寫簡單的劇本,然後交由 Google 的 Gemini 將其轉換成拍攝方式文字提示,再輸入到採用 Veo 3 的影片製作工具 Google Flow 生成影片。其後他將各段影片利用 CapCut、Final Cut Pro、Adobe Premiere 等程式進行剪輯,並完成廣告。

Google Flow by Veo 3 AI
廣告片內人物表情和景物都相當自然,沒有看出AI生成的痕跡。
製作人透露是以 Google Flow 工具生成多條影片再作剪輯,而 Flow 是利用 Google Veo 3 所驅動。
製作人透露是以 Google Flow 工具生成多條影片再作剪輯,而 Flow 是利用 Google Veo 3 所驅動。

PJ Ace 並透露,現時以 AI 生成的影片,大概有 300 至 400 次,才得到 15 條貼近主題,可供採用的片段。不過他僅靠 1 個人的力量,也是只花上 2 至 3 天,便完成整條廣告片,成本僅 2,000 美元(約港幣$15,600),相比起真正拍攝一條「見得人」的廣告,成本大幅減少近 95%。在這種低成本因素驅使下,似乎日後 AI 廣告影片會很大機會成為真正主流,傳統拍攝的廣告,以至其他商業製作會否因而沒落,還是可以令廣告預算大幅減低?仍有待觀察。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就是有不少廣告影片拍攝的行內人可以轉行。

廣告影片網址:

香港的士乘客滿意度升近八成!?高德地圖數據咁講喎

香港的士使用高德地圖令乘客滿意度提升至80%
香港的士使用高德地圖令乘客滿意度提升至80%

香港人對的士司機的滿意程度,看最近市民對的士業威脅罷駛的網上留言大概知道。不過高德地圖卻稱,從數據顯示,自去年其技術方案進入香港市場,乘客對香港的士服務滿意度大幅提升近八成。

不過高德地圖未有解釋服務滿意度的詳細數據,只稱,網上叫車需求持續增長,與多間香港的士行合作採用技術方案,如「幫到你出行」、「好的出行」、「高呼叫的」、「捷運紅綠的」。一方面幫助的士車隊數碼化管理,通過服務評價系統,將司機服務水平數據化;另一方面讓傳統車行可透過網絡接客。

高德地圖早前推出幾項功能,包括車費保鑣、行程保鑣,前者用費用異常識別模型避免兜路,後者用實時路況、動態配對等讓乘客平均上車時間縮短 35%。智能護航方案保障乘客毋須為非自身原因的訂單取消付費,也為非司機責任取消的訂單提供空駛補償,保障雙方權益。

中國「深圳市出租汽車協會」用高德方案建立巡網融合平台「深圳出租」,使司機人均小時線上收入增長 21%,乘客滿意度提升43% 高德地圖去年8月在香港推出叫車服務,初期只提供網約的士,今年初俏俏擴展至網約一般私家車。這成為香港的士車主所謂的網絡白牌車平台。

CMHK 完成首次 5G GigaBand 網絡試點 整合多頻段資源助 5G SA 提升網絡效能

從 2G、3G 到 4G、5G 流動網絡,政府當局會為電訊市場批出不同的網絡頻段可供競投,而電訊商則會競投相關頻段以提供服務。不過,因牌照競投的歷史因素所限,電訊商手上往往持有碎片化的不連續網絡頻段,即使應用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術,因多年來 4G、5G NSA、5G SA 等的技術差異,流動網絡頻段的容量仍無法完全有效運用。加上流動網絡內的用家會使用多種支援不同制式的裝置連網,要更有效提升網絡效率,電訊商就必須應用更多嶄新流動網絡技術作優化。CMHK(中移動香港)近日宣布聯同華為首次完成頻譜資源池化(GigaBand)網絡試點,有助提升網絡表現。

CMHK 指,網絡內 4G LTE、5G NSA(非獨立組網)、5G SA 的裝置種類及數量繁多,為 4G 至 5G 的頻譜演進帶來嚴峻挑戰。如果利用逐頻重耕(Refarm)方式至 5G SA,其他舊有 4G 及 5G NSA 裝置用戶的可用網絡容量必定受到影響,令他們的網絡峰值速度大幅下滑。惟傳統的 DSS(動態頻譜共用)技術對不同頻段之間缺乏有效協同,導致網絡表現未能達到最理想狀態。

是次 CMHK與 華為以頻譜資源池化(GigaBand),相關測試成功將 Sub3GHz(即 3GHz 以下,如900/1800/2100/2300/2600MHz 等)碎片化的頻譜組成一個大頻寬的頻譜,形成一個彈性資源池,較傳統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術結合成一個更大頻寬的超級小區,令 5G SA 網絡由 3 頻增加至 5 頻,最大頻寬從 180MHz 提升至 240MHz,實現頻譜資源歸一化,可共用和 AI 智慧化調度網絡資源,以提升 5G SA 網絡感知及頻譜效率。

CMHK表示,在人口密集區域的測試結果顯示,頻譜池化後網絡性能顯著提升,4G 和 5G NSA 用戶體驗保持平穩。而 5G SA 用戶即使在沒有 3.5GHz 及 4.9 GHz 這些 5G 黃金頻譜覆蓋的情況下,選用支援兼容 5G SA 及 支持 N1、N7、N28、N78 及 N79 頻段的裝置,體驗可提升 2.28 倍,有望令不同裝置的用戶都享受到更佳網速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