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3242

【實試】台灣老牌大同電鍋

現今世代的電飯煲功能五花八門,新款的電飯煲大多外形設計複雜、功能鍵也很多,其實煮飯又何需太複雜?在台灣已有 50 年歷史、有「亞洲鍋神」之稱的大同電鍋就以實用及耐用見稱,要煮出粒粒飽滿的水蒸白飯,一鍵搞定!上 YouTube 找找更可發現有日本人介紹大同電鍋的食譜短片,算是潮物來的!

8fb9e1769632d766fd7a3f9ea6e968f74e29320d.jpg

每逢去酒樓飲茶、我都會叫排骨或者肉餅蒸飯。唔係因為我鍾意食排骨同肉餅,而係鍾意粒粒分明、有咬口的蒸飯,現代電飯煲煮出來的白飯與傳統水蒸飯實在難以媲美。今次介紹的大同電鍋,由 1960 年已開始生產,是最早打入台灣電鍋市場的品牌,香港人可能未聽過,不過在台灣的普及率達 96%,也有 80% 以上使用者證實電鍋可用上 30 年以上,好「襟用」。

現時市場上幾乎所有電飯煲使用前都要抹乾內鍋底才可使用,而大同電鍋則採用「間接熱循環式烹煮」的蒸煮原理操作。分內鍋及外鍋兩層,煮飯前就需先在外鍋加水,再放入內鍋以蒸煮方式均勻加熱米飯。廠方稱此設計不會破壞食物養份之餘,亦可避免米飯加熱不均而做成未煮熟或煮得太濕太爛的問題。除煮飯外,也可用作日常蒸煮各類菜式、燉品等,用途廣泛。

74e3020302073dd2ccabe00cae7c5c729e819fc8.jpg內鍋設計簡單,拿出清洗也容易。

ff0501e9e3e054e691fe8b4b0ae0d853f8177f7c.jpg電鍋配有飯殼、量杯及蒸盤。

蒸飯實試6767065883373708faf6ff40b44e097d3cce2189.jpg按米量及說明書參考,先在外鍋加入適量清水。

33c3e526944f4420e5faf95f0c70b3faac47b87a.jpg放入內鍋,再蓋上外鍋蓋。

9a64f9432eadebb1f0b11cc90bd90ca75b514c8b.jpg啟動開關,白飯煮好後會自動進入保溫模式。

00655506cee55988073af07952807600db2cd891.jpg以兩杯白米份量計,煮飯時間約 15 分鐘即完成。

743fb8959ac711f2cf7eb801a2ccfdd2971ba50f.jpg完成品:粒粒分明飽滿蒸飯!

Comment:
米飯加熱均勻,不會出現一邊硬另一邊太軟的問題。但要煮到粒粒分明、有咬口的蒸飯效果,煮好後要將飯翻一翻,另外鍋及內鍋都記得唔好落太多水(說明書有詳細參考)。復古外形設計亦算討我歡心,至於是否真的耐用性、壽命長久不易壞?恕我單憑試用一次,答不出來!

日本人用大同電鍋蒸魚示範:

售價:HK$798 至 HK$1,498 (6-11 人份型號)
查詢:匯天集團(2340 0951)

【有理直說】傳統法律和思維如何駕馭創新科技?

edcb4bd34a9767ea2161f7634250824d0399bbec.jpg

當各地政府都爭相發揮創新科技的優勢,視這範疇為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來源,不論政客政綱或政府施政都加入這元素,從科技而言,要創新少不了在思維上作出突破,跳出框框甚至破格,而互聯網多年來正提供這個平台,成就了不少典範,如 Apple, Google 等企業。

隨著社會愈進步, 企業愈想成功便需要「顛覆性的創新思維」( Disruptive Innovation),透過改寫或顛覆現有遊戲規則,才能帶來飛躍式進步,然而,要改寫遊戲規則,難免令現有既得利益者受損,因而帶來反彈和衝擊,就以近期全港熱門的 Uber 事件為例,令本港的士業界群起反對 Uber 並向港府施壓,最後警隊為此迅速及果斷地執法,封殺利用手機應用程式Uber招客的白牌車,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更表明不排除拘捕和檢控行動陸續有來。就是次事件近日在社會帶來頗大迴響,當中有支持亦有反對聲音,筆者認為事件正反映數個值得反思和深究的問題,首先Uber的營運模式確實可能觸犯本地相關法例,值得反思是究竟這些相關法例能否與時並進,追上科技營運模式?就以新加坡為例,一個同樣法律嚴謹的國家,不單容納了Uber,更容許另外兩間競爭對手的 Easy Taxi 及Grab Taxi 公平較量,據了解,Uber在紐約的營運模式跟三藩市、新加坡、台灣都不一樣,正反映出Uber能夠按照當地法律框架下營運,並非一意孤行,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當中最重要是能夠與當地政府溝通。

反觀特區政府對Uber事件的處理方式較為「單向」,除俗稱「拉人封艇」外,並未打算對現行相關法例作出檢討,至於去年協助Uber進軍香港的投資推廣署反應更大,已將 Uber個案從該署網頁刪除,認為Uber涉嫌違法,並指該機構有責任釐清業務符合法例,筆者對於這種「未審先判」的處理方式有點保留,首先Uber在本港法律上只是被警方提出指控,並未審訊,若然最後被判無罪,投資推廣署會否將Uber個案重新上載網頁?縱使有這樣安排,相信亦很難修補和Uber的關係,長遠更可能影響海外科技相關的企業來港投資。

此外,是次事件反映投資推廣署的職能可能不夠全面?若然邀請Uber進軍到本港前已經將其營運模式跟運輸署商討,Uber可能作出業務模式的改動或放棄進軍香港的念頭,情況將不會發展到這個局面。

總結,香港作為全球先進科技城市之一,要提升持續競爭力便要令相關法律與時並進,而政府的思維亦需要言行一致,單是空談設立創新及科技局而沒有容納創新科技成果的空間,最後只會將尖端科技人才拱手相讓到競爭對手。

【名筆論壇】容不下Uber,不談創科局

53e7631431ce23d0241374402a7b642506a35162.jpg

Uber 在港營運已經一段時間,本來不少人都對 Uber 的經營方式認識不多,但自從的士業界發起抗議行動,加上警方上星期高調拘捕 Uber 司機和職員,市民支持 Uber 的態度反而更加積極。雖然在現行法例下,沒有客運營業證的車輛收費載客的確是犯法,但法例原意是否保護的士市場?相信不是,但市民傾向支持 Uber,不是單純的鼓勵非法營運,而是想藉機會引起改革出租車服務的討論。

香港的的士運作,一般都是隨街「兜客」,過去也有加入「的士台」的士提供電召服務,但很坦白說,有幾多人用過的士的電召服務?近年本地有 App 開發者開發「Call 的」App,的士服務才有新的變化,不少人都用上 Call 車 App,但 Call 車 App 最初興起的原因,其實是有部分的士提供折扣優惠,顧客輸入起點和目的地,再按出價,的士司機收到資料,認為適合便會回電乘客,達成交易。

Call 車 App 在港出現,比起 Uber 引入到港的時間更早,司機使用 Call 車 App 的服務費用相宜,而且毋需要分帳,所以受較年青的的士司機歡迎,有些甚至是加入到好幾個 Call 車 App 網絡,的士錶板前一字排開幾部電話,司機也會在駕駛途中按電話,增加危險性之餘也同樣犯法。

Uber 吸引有車階級加入賺外快,相比要幾百萬牌費才可擁有一部的士,又或者每間幾百元的的士車租,門檻自然低得多。就是這種人人可參與的營運方式,不單是香港,Uber 在世界各地也引起了不少的衝突與訴訟。在美國康涅狄州,15 家的士公司和豪華轎車公司,早前就入稟法院,要求法庭禁止 Uber 營運,但法庭卻剛剛判了 Uber 勝訴。

新思維的營運方式
Uber 勝訴的原因,是 Uber 沒有自己的車輛,也沒有聘用司機,和司機也只是合作關係,自己只是開發一套服務平台,所以不算是提供出租車服務。Uber 的營運方式,不論在法律上是否行得通,但卻確確實實的告訴大家,好多傳統的服務行業,在科技的發展和普及之下,就必須要更改營運方式,才符合消費者的期望與需求。Uber 和 Call 車 App 是其中之一,市民在可以選擇出租車的時間,自然會對拒載、揀客的的士服務有怨言。GoGoVan 等客貨車服務也一樣,足以取代了以往的 Call 台服務,如果政府和的士業界還不藉此檢討的士的營運方式,包括發牌制度和數量,未來競爭力肯定下降。

香港有好多好的科研成果,但卻沒有相關的政策扶持,甚至乎是被現有的法例規限而沒法正常發展。Uber 一事就可以顯示政府是否有意接受科技與新思維染指舊產業,如果連 Uber 都容不下,政府倡議成立創科局,又有甚麼的實質意義?

b7b52418659932e9827c1ec5add5b0ffc797ecb2.jpg

政策未能跟上
執筆之時,看新聞報導指位於工廠大廈內的水耕菜工場,因為違反地契而被釘契而無法繼續營運。在外國,水耕菜都是在工廠大廈內設廠種植,難道香港就要回到田裡去種才叫合法嗎?到時又會因為土地不足而被迫遷吧。

以上例子,就睇得出一件事,不是香港人缺乏開發和運用新科技的能力,而是有人有心推廣新科技,卻被不懂但又不敢接受創新的人「打沉」!如果大家都可以放開一步,有沒有創科局,香港一樣可以走得很前。

【腦場電腦節】10 蚊有好嘢 手指即變 OTG

c55b5141d130c79fee0ba70905fb9ae1c9994906.jpg

今年電腦節同過往不同嘅係,往年好多十元八塊嘅優惠都係限量嘅,而今年就多咗好多十蚊個又源源不絕供應,令大家唔使捕住排隊,好似呢個將普通 USB 手指轉成 OTG microUSB頭嘅「神器」,都係十蚊就買得到,咁大家只需要買條普通手指加個頭就得,成本平好多!

查詢:展昇(2361 1295)

Kickstarter 產品 ODiN 投射滑鼠殺到港

d367211005583cb3cf04cd23ee1d58ba2a976d09.JPG

 

Kickstarter 平台的確造就咗好多有創意嘅產品,而且不單止外國創業者,就連一些亞洲國家的人士都被這個平台吸引而在上面集資,其中呢款號稱第一款投射滑鼠,就是在 Kickstarter 上成功集資量產的貨物,最近正式引入本港。

其實唔使筆者多講,只要大家以往有睇開科技產品,可能都會見過呢類投射技術應用於鍵盤操作上,不過呢款有點不同,用以作為滑鼠操控,裝置採用 USB 連接,就算是 Mac 系統都可以一插就立即使用,而 PC 部分會有工具,以方便用戶進行不同的手勢操作,只要手指在投射的空間內,就可以使用,放係檯面都幾科幻嫁!

0bd0b2b1b835b0d65563017ee0dc3b671a7642a5.png
仲支援多點觸控功能,進行放大縮細等操作。

售價:$599
查詢:科訊(2718 4618)

訓斥的藝術

e04767611f7e1bbe0a2448bbadc73ca6b6c4e8b2.PNG

父母對管教孩子普遍都有些迷思,覺得孩子不應重覆犯錯,教過一次就應緊記,否則就是反叛、不服從,浪費父母的心機。有這樣的想法是正常不過,但總不要因此自亂陣腳,對孩子仍然要作出管教,對於不當的行為仍然需要訓誡。

古代父母對孩子也有七不責( 摘自《黃帝內經育胎智慧》),即對眾不責、愧疚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要達致良好的管教效果,父母得學習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態度及適當的言詞來訓誡子女,以免弄巧成拙,不但效果不彰,反而令親子關係受損。

 

掌握訓斥原則
由於父母很容易藉子女犯錯的機會,而曉以大義,輔以滔滔偉論,卻減弱了管教效果。筆者認為父母如欲達致訓斥孩子的良好效果,必須要留意以下原則:
1. 長話短說—不要借機會,將積聚在心底的情緒一次過發洩出來,使訓斥不對焦,成為互相謾罵。
2. 責備行為而不是人格—行為出錯總有其原因,而不是人格出了問題,所以不應上綱上線,罵孩子懶惰精、小器種等。
3. 集中此時此刻—此時此刻的行為是焦點,不應將以往的行為混為一談。
4. 集中孩子與你的瓜葛—不應將他人的評論納入範圍內,如:老師都說你是自私的孩子,爺爺都話你反叛等,以免陷入沒完沒了的爭論。

 

一分鐘斥責法
斥責孩子的目的是要他們明白甚麼行為有錯,有甚麼後果及對他人的影響,並教導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筆者欲向大家推介「一分鐘斥責法」:
(1) 指出犯錯行為。
(2) 道出父母的感受,如:傷心、擔心、難過、憤怒等。
(3) 指出犯錯行為損害了的價值觀之所在,如:安全、健康、誠實等。
(4) 指出行為後果如何影響他人。
(5) 保持沉默並凝視著孩子20-30秒,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感受。
(6) 要求孩子作出補償行動(如有需要)。
(7) 給孩子提供日後的處理方法建議。

最後,父母要留意的當然是態度、語氣,因為兩者都在溝通上起了比言詞更大的作用。

42a83f5537bbdb17c469f3c74fdf0ffc88d2fdbe.jpg

【腦場電腦節】超速三洋電 腦節價一嚿夠抵

d30f4908289730590af7acb1a7f2e4f26f865546.jpg 

電腦節除咗留意USB手指一類儲存產品之外,當然唔少得而家好多人都會用嘅外置充電產品(俗稱「尿袋」)啦,本地薑 XPower 就有呢個一嚿水買尿袋優惠,雖然佢就得 5,000mAh 容量好似未夠吸引,但睇真啲佢原來係用三洋電加上 2.4A 呢個犯規輸出速度,再加埋內置接線方便到極點,令人即刻有返興趣喎!

查詢:A Grade(2152 8000)

半數用戶已放棄Apple Music?

a114b7ff542c26452c55adb4da5f7daa47c55a9a.png

Apple 就好似一個神一般的魔咒,任何事物加上蘋果光環就會受到大眾追捧;Apple Music 推出之時,官方曾宣布有多達 1,100 萬用戶試聽。不過,近日市場調查機構就向進行調查,發現近半用戶已經停止使用 Apple Music。

市場調查機構 MusicWatch 就用戶對 Apple Music 的使用習慣及認識,向 5,000 名美國消費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48% 曾經試聽 Apple Music 的受訪者已經停止使用該服務。目前仍然使用Apple Music 的用戶中,64% 表示「極有可能」或「很可能」會在免費試用期過後繼續付費使用服務;然而同時,亦有 61% 受訪者表示已經關閉試聽到期後自動付費的選項。僅 11% 的iOS 用戶表示有試用過 Apple Music,相反 40% 的用戶曾在 iTunes 上購買歌曲,反映用戶並非抗拒付費購買音樂。

Apple 其後向外國傳媒發出聲明澄清,指 79% 登記試聽 Apple Music 的用戶仍然正在使用服務。但事實如若告訴你或更內疚……

來源: businesswire.com, The Verge

英首研電動車專用線 邊行邊充電

e7479ed2f4efa327dfbbb7c5b2daf97b75a8636b.jpg

電動車蔚然成風,早前登陸香港嘅 Tesla 雙摩打全輪驅動版本Model S P85D令一眾巴打驚為天人,同時亦令唔少港女係佢哋嘅靚車字典中,繼 Ferrari、Lamborghini、Mercedes-Benz、BMW 之後又增添多一個名字(係呀呢本係英文字典,冇中文,排名亦不分先後)。不過 Model S 就算升級做 90kWh 電池,續航力都只係多6%至270英里,相比一般燃油車仍然有一段距離。要解決續航力問題,英國就諗到:整條電動車專線,一路揸一路無線充電。

英國國營的 Highways England 正計畫在高速公路和主要一級公路試行電動車專線,讓電動車即使長途駕駛亦不需要中途停下來充電。專用線採用動態無線充電技術「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為電動車加入無線充電技術,並在公路地底鋪設特設的無線充電設備,讓不同型號、款式、負載的汽車、客貨車、貨車等等高速經過時,依然可以快速充電。初步試驗預計年底開始進行,需時約 18 個月,待通過試驗後方會展開路試,到真正的公路上測試這項新技術。英國政府已經承諾將投資 5 億英鎊開發。創新科技真係令人好期待呀!

來源: Highways England

網上瘋傳粉紅色 iPhone 6S 諜照純屬虛構?

6460d5f76489d1d409127bfe84ecde45c71e062e.jpg

近日在大陸網站上突然瘋傳出一系列粉紅色 iPhone 6S 疑似實機照,有齊包裝盒、保護膜、包裝袋,齊晒件咁樣,驟眼睇又確係幾迫真。另外仲有幾張圖由多角度影埋去,見到機身背面為女生夢寐以求嘅金屬粉紅色,但正面竟然仍然係白色!典解嘅?

4bb81da2a4e865cb97c24adb91c6131f9f8e98e3.jpgd18b85f825d44e716f02097a6289a1bace2e97e6.jpg
e65dbaf80c3ec3bfdff95e690ed2918340a51e53.jpgae92e707b417e2c2a45b8d140cd7f2ffc7ca80d1.jpg

經女版主翻查後,發現所謂粉紅色 iPhone 6S 實機照早於 3 月已經流出,實為外國網站根據傳聞構想出來的渲染圖,仲話新色有可能名為「Rose Gold」。至近日 9 月將至,有關 iPhone 6S 開售的傳聞滿天飛,圖片再被大陸網站挖出,一傳十、十傳百,誤傳為樣版機實照。不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上一次 iPhone 5S Apple 就加推大受歡迎嘅土豪金色,今次「S」代再加推粉紅色應市一啲都唔出奇,唔好話女生會大叫巧打耳,女版主甚至乎聽過有男性朋友都話巧想要。

d18b85f825d44e716f02097a6289a1bace2e97e6.jpg

早前亦有日本傳媒爆料指,根據富士康員工嘅行事曆,iPhone 6S 將會於 9 月 9 日發布、9 月 11 日開始預訂、9 月 18 日正式開賣,大致時間表同往年差不多。幾分真幾分假?好快會揭盅!

來源: svetapple.skdaliulian.netgo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