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39

力撐 x86 強勢回歸 AMD 直指 Arm 架構已冇優勢

Arm 處理器
Arm 處理器

近年 Arm 架構處理器如日方中,無論在流動裝置、桌面 PC 抑或伺服器市場都見到其身影,適逢 x86 系處理器昔日王者 Intel 陷入連年低潮,唔少人都質疑 x86 是否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不過最近於德國舉行的 IFA 2025 展會上,AMD 高層接受訪問時直指 x86 架構正強勢復興,反觀 Arm 架構已無優勢,引發了又一場嘴炮大戰。

在展會上,AMD 運算與顯示卡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 Jack Huynh 接受德國媒體 ComputerBase 專訪時指出,x86 與 Arm 的比較年年成為焦點,但「x86 效率低下」的謬論早已不攻自破。搭載 AMD Ryzen 或 Intel Core 的筆記型電腦不僅續航表現出色,更能充分利用 x86 成熟的生態系統,Arm 並無明顯競爭優勢。該訪問雖被多家外媒轉載報道,但 ComputerBase 的原文已下架,原因不明。

AMD Ryzen AI 300 系列採用強大的 Zen 5 架構,亦拜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所賜,實力超強勁續航力,成為 x86 反擊 Arm 架構的重要一員。
AMD Ryzen AI 300 系列採用強大的 Zen 5 架構,亦拜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所賜,實力超強勁續航力,成為 x86 反擊 Arm 架構的重要一員。

Arm 與 x86 的效率之爭,長期以來是半導體業界的熱門話題。2020 年,Apple 將 Mac 產品線從 Intel 處理器轉向自家 M 系列晶片,憑藉優異的續航能力和溫控表現,強化了 Arm 在功耗表現上的優良印象。然而,業界亦有觀點認為,Arm 的出色表現,或許更多得益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加持。隨著 AMD Ryzen AI 300 系列和 Intel Core Ultra 200V 系列分別採用台積電頂尖的 4nm 與 3nm 製程生產,x86 架構的 Notebook 電腦同樣可實現超過一天的驚人續航力。此外,新一代 x86 處理器整合 NPU,AI 運算能力可從 40TOPS 提升至超過 120TOPS,彰顯其在 AI PC 領域的領先地位,Arm 處理器要憑性能染指 PC 市場仍然不容易。

Intel 雖然旗下製程表現未如理想,但去年交予台積電代工的 Core Ultra 200V 系列,續航力亦相當強悍,絕對有力與 Arm 處理器競爭。
Intel 雖然旗下製程表現未如理想,但去年交予台積電代工的 Core Ultra 200V 系列,續航力亦相當強悍,絕對有力與 Arm 處理器競爭。

事實上,x86 憑藉數十年累積的成熟生態系統,在 PC 市場擁有無可比擬的軟硬體支援,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相比之下,Arm 欲在 PC 市場站穩腳跟仍需時日。然而,Arm 在行動裝置市場的效能優勢依然顯著,x86 與 Arm 的競爭格局短期內難分高下。未來,隨著雙方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角力,勝負或許將取決於下一代產品的突破表現。

來源:ComputerBase (Archived)Wccftech

力撐 x86 強勢回歸 AMD 直指 Arm 架構已無優勢

近年 Arm 架構處理器如日方中,無論在流動裝置、桌面 PC 抑或伺服器市場都見到其身影,適逢 x86 系處理器昔日王者 Intel 陷入連年低潮,唔少人都質疑 x86 是否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不過最近於德國舉行的 IFA 2025 展會上,AMD高層接受訪問時直指 x86 架構正強勢復興,反觀 Arm 架構已無優勢,引發了又一場嘴炮大戰。

在展會上,AMD 運算與顯示卡事業部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 Jack Huynh 接受德國媒體 “ComputerBase” 專訪時指出,x86 與 Arm 的比較年年成為焦點,但「x86 效率低下」的謬論早已不攻自破。搭載 AMD Ryzen 或 Intel Core 的筆記型電腦不僅續航表現出色,更能充分利用 x86 成熟的生態系統,Arm 並無明顯競爭優勢。該訪問雖被多家外媒轉載報道,但 “ComputerBase” 的原文已下架,原因不明。

AMD Ryzen AI 300 系列採用強大的 Zen 5 架構,亦拜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所賜,實力超強勁續航力,成為 x86 反擊 Arm 架構的重要一員。

Arm 與 x86 的效率之爭,長期以來是半導體業界的熱門話題。2020 年,Apple 將 Mac 產品線從 Intel 處理器轉向自家 M 系列晶片,憑藉優異的續航能力和溫控表現,強化了 Arm 在功耗表現上的優良印象。然而,業界亦有觀點認為,Arm 的出色表現,或許更多得益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加持。隨著 AMD Ryzen AI 300 系列和 Intel Core Ultra 200V 系列分別採用台積電頂尖的 4nm 與 3nm 製程生產,x86 架構的 Notebook 電腦同樣可實現超過一天的驚人續航力。此外,新一代 x86 處理器整合 NPU,AI 運算能力可從 40TOPS 提升至超過 120TOPS,彰顯其在 AI PC 領域的領先地位,Arm 處理器要憑性能染指 PC 市場仍然不容易。

Intel 雖然旗下製程表現未如理想,但去年交予台積電代工的 Core Ultra 200V 系列,續航力亦相當強悍, Arm 處理器我優勢變得不再明顯。

事實上,x86 憑藉數十年累積的成熟生態系統,在 PC 市場擁有無可比擬的軟硬體支援,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相比之下,Arm 欲在 PC 市場站穩腳跟仍需時日。然而,Arm 在筆記簿電腦市場上未嚐甜頭,但在行動裝置市場的能效優勢依然顯著,x86 與 Arm 的競爭格局短期內難分高下。未來,隨著雙方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角力,勝負或許將取決於下一代產品的突破表現。

iPhone 17 電池容量曝光 或存在兩個電池版本

今晚 iPhone 17 將會正式發表,其中一個大家關心的升級重點,是新機的電池續航力,雖然這也與機內零組件的耗電量有關,例如 CPU、Modem 晶片和屏幕等有關,但電池容量也是實際的比較對像。Apple 官方一向沒有標示 iPhone 的電池容量,但近日中國國家質量認證中心的資料,就公開了 iPhone 17 四款新機的電池容量。

中國國家質量認證中心公開了 iPhone 17 四款新機的電池容量。

新機電池容量有增加

四款 iPhone 17 機型當中,除 iPhone 17 Air 是住新機型未能比較外,共餘包括 iPhone 17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都比 iPhone 16 同系列機型,電池容量都有所增加。分別是 iPhone 17 的 3,692mAh、iPhone 17 Pro 的 4,252mAh 和 iPhone 17 Pro Max 的 5,088mAh,其中 iPhone 17 Pro Max 是首度突破電池容量 5,000mAh 界線的 iPhone。

至於新機 iPhone 17 Air,不能夠同 iPhone 16 Plus 比較,新機搭載容量 3,194mAh 電池,比入門 iPhone 17 還要小,至於實際的續航力表現,還要等今晚 Apple 的官方公布。

iPhone 17 各機型內置電池容量一覽 (預估)
機型電池容量 (eSIM / 實體 SIM 版相同)
iPhone 163,561 mAh
iPhone 16 Plus4,674 mAh
iPhone 16 Pro3,582 mAh
iPhone 16 Pro Max4,685 mAh
iPhone 16 搭載電池容量一覽

eSIM 版或比實體 SIM 版更長電

至於另一消息指出,今次 Apple 主推 eSIM,希望加快全球網絡商加快轉用 eSIM 步伐,以便鋪路在 iPhone 18 或以後全面取消實體 SIM,為將來設計摺機或全線更新纖薄設計準備。今代 iPhone 17 系列一樣會提供 eSIM 版和實體 SIM 版本,其中 eSIM 版因為可以騰空 SIM 卡槽位置,因而可以置入更大的電池,令 eSIM 版 iPhone 17 的續航力有所增加。

不過此安排是在 iPhone 17 上首創,以往 iPhone 16 系列,全球有三個版本,分別是美國售賣的 eSIM 版本,國際發售的 eSIM + 單 SIM 卡版本,以及在中國和港澳地區發售的雙 SIM 版本,但全部採用的電池容量都一樣,沒有分別。

如果今次分開電池容量設計的安排是真的,對可以使用 eSIM 的 iPhone 17 用戶當然是好事,但是有一個情況要留意,就是有關電池保用和日後更換的問題,例如你在香港買的 iPhone,如果在外國使用,有需要換電池,也可以向當地的 Apple Store 提出要求更換,只要不影響到底板就沒有問題。但 iPhone 17 的電池有兩個版本,未來如果想在外國換電,外國的維修就未必備有中國 iPhone 的電池,連同主板分別,基本上整部 iPhone 17 都難以在海外得到維修支援,如必須要修理,只可以透過 Apple 安排將 iPhone 送回亞洲區的維修中心處理。

安全性備受爭議 中國擬禁止在新車上使用隱藏式車門把手

近年很多新車都會採用隱藏式車門把手,全因這樣的設計可以令車身更具流線型,亦更具科技感。不過這類隱藏式車門把手,無論在使用的方便程度和安全性都備受爭議。據中國媒體的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擬明確禁止在新車上使用隱藏式車門把手,相關規定可能於 2027 年生效。

據中國媒體的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擬明確禁止在新車上使用隱藏式車門把手,相關規定可能於 2027 年生效。
據中國媒體的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擬明確禁止在新車上使用隱藏式車門把手,相關規定可能於 2027 年生效。

有關隱藏式車門把手,最多人想起的相信是 Tesla 的多款車型都會使用這類設計。對初接觸 Tesla 的朋友或乘客,使用的確比不上傳統機械式車門把手簡單直接。特別在國外寒冷天氣下,把手往往因結冰而無法彈出,導致車主一時間難以打開車門。而最糟糕的是,絕大部分採用隱藏式車門把手的車款,其車門都是採用電子車門鎖系統。曾不少報導都指,不論在中國國內還是歐美地區的多宗車禍事故中,這類設計可能會因為電路固障,導致車門無法從內部或外部打開。

雖然很多車企都強調車門其實會有緊急的開門掣,但大都因為美觀的理由,會收藏在非常不起眼的地方,甚至會隱藏在車門的貯物箱內。敢問設計師們,你們有考慮過作為駕駛者或乘客,當遇到事故受傷,在慌忙失神的情況下,真的可以在光線不足的車箱中找到這個隱密的緊急開門掣嗎?

近年很多新車,都會採用隱藏式車門把手。全因這樣的設計可以令車身更具流線型,亦更具科技感。
近年很多新車,都會採用隱藏式車門把手。全因這樣的設計可以令車身更具流線型,亦更具科技感。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在嚴重意外事故中。特別車輛遭到側撞後,隱藏式把手的故障率會超過 3 成。如果在車輛出現斷電更可能因系統失效而無法開啟,車內的乘客難以逃生或被救。同時,相關的報導亦質疑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實用性,首先是隱藏式車門把手能令車身更流線,更有效減低風阻的說法。有工程師指出,這類隱藏式車門把手設計宣稱能對風阻係數有改善,但實際僅為 0.005 至 0.01Cd 之間,即平均每 100km 僅能節省約 0.6kWh(度)的電量,實際影響輕微。而新一代車款普遍採用電子車門鎖系統,相關的摩打、電路、機械結構加起來足足有 7-8kg,華而不實的設計,不單增加了車身的重量,亦令車輛的維修難度及成本大增。

Tesla Model Y 後排座位的緊急開門掣,正正隱藏車門的貯物箱內⋯⋯
Tesla Model Y 後排座位的緊急開門掣,正正隱藏車門的貯物箱內⋯⋯

今次工信部擬禁止在新車上使用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新規定,雖然只會在中國市場實施,但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為了符合法規要求,多國的汽車品牌或會統一設計,放棄全隱藏式把手,改用傳統機械式或半隱藏式的門把手。當然車箱內的緊急開門掣,亦需要重新設計才可。

Nano Banana 變 AI 照相館 影樓級藝術照生成小教學

Google 全新圖片生成模型 Nano Banana (Gemini 2.5 Flash Image),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除了用她來生成證件相和枱面的 Figure 之外。其實只要掌握及調整描述內容,大家就可以用 Nano Banana 來生成接近專業影樓效果的人像相片,今次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成證件相

證件相可說 Nano Banana 其中一個最實用的玩法。因為我們日常辦理證件、開學、轉新工都可能需要證件相。不過到一般沖曬店影證件相,效果如何大家都心裡有數。而 Nano Banana 的圖像處理技術就為用家帶來一個簡便專業的方案。用家只要上載一張 IG 或 Facebook 的「自拍打卡相」,然後輸入「將相片變成證件相片」或類似意思的描述,就能生成出一張頗正式的證件相。而生成出來的證件相,解像度約為 896 x 1152,檔案大小為 110kb 左右,該可以滿足一般需要。

證件相可說 Nano Banana 其中一個最實用的玩法。
證件相可說 Nano Banana 其中一個最實用的玩法。
只要上載一張 IG 或 Facebook 的「自拍打卡相」就可以生成為證件相
只要上載一張 IG 或 Facebook 的「自拍打卡相」就可以生成為證件相
生成出來的證件相,解像度約為 896 x 1152,檔案大小為 110kb 左右,該可以滿足一般需要。
生成出來的證件相,解像度約為 896 x 1152,檔案大小為 110kb 左右,該可以滿足一般需要。

影樓級藝術照

同樣是上載相片,再利用 Nano Banana 進行生成,不過今次可能會需要更多的描述,作為 AI 的創作框框。以下是我們今次使用的相片描述.當然大家可以根據喜好,進行修改。

加入更多指示,來要求 Nano Banana 生成具藝術風格的人像照。
加入更多指示,來要求 Nano Banana 生成具藝術風格的人像照。
  1. 將上傳的照片轉換為 4 張高清黑白肖像攝影作品,風格融合人像攝影與藝術攝影風格。
  2. 背景採用平滑漸變效果,色調灰過渡至接近白色。
  3. 採用柔和的定向光源照明畫面,輕輕勾劃出臉部輪廓。
  4. 畫面中不得出現文字、品牌識別或相關物體,僅保留光影效果。
  5. 背景必須完全無雜物,每張照片需呈現不同的姿勢。
生成出來的效果蠻自然的
生成出來的效果蠻自然的
當然 AI 偶爾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 AI 偶爾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整體而言,Nano Banana 的生成效果很自然。當然,人物面相的相似度會取決於上載相片的拍攝角度、燈光效果等。至於描述方面,就有賴使用者對於相片的構思能否借用文字去表達出來。建議使用 Point form 的形式,以簡短的文字去表達,出錯的機會會大減。

確認與阿里巴巴合作 中國版 Apple Intelligence 年底推出?

Apple 自 2024 年發表 Apple Intelligence 以來,就一直致力打入中國市場。奈何中國對人工智能產品都有嚴格的監管,其中包括後台數據的管理及生成內容都有嚴格的規定。而最近有消息指 Apple 已落實和中國阿里巴巴合作,並於今年底推出中國版 Apple Intelligence。

Apple Intelligence 過去一段時間未能在中國推出,原因在於企業若要在中國推出生成式 AI 產品,必須獲得當地監管機構批准。為取得許可,Apple 必需要與中國企業合作開發 AI 技術,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於今年稍早時已透露正和 Apple 合作,但當時未有披露更多內容。

根據彭博的報導,中國版 Apple Intelligence 暫定於今年年底,配合 iOS 26.1 或 iOS 26.2 版本推出。目前 Apple 正積極進行功能測試,並持續與阿里巴巴等供應商合作推動部署。彭博估計,中國版 Apple Intelligence 與目前國際版,在一般使用上未必有很大分別,主要是透過 Siri 來打開阿里的通義千問來搜尋及整理資料,其他如 Preview 文件檢視Playground 圖片生成等功能,相信也不會有很大差異。不過早前有消息指 Apple 很大機會跟 Google 合作,借助 Google Gemini 來完善 Apple Intelligence 及其他 AI 應用,以拉近目前 Apple iOS / iPadOS 產品在 AI 應用上和其他 Android 產品的差距。但中國版的 Apple Intelligence 到底能做到甚麼?相信有待相關服務正式推出才能知曉。

發布前最新爆料:iPhone 17 Air 及 17 Pro 電量加碼 !!

Apple 將於香港時間 9 月 10 日(星期三)凌晨 1 時舉行產品發布會,預計會發表包括 iPhone 17 系列及 Apple Watch Series 11 等新產品。而市場的焦點,當然是 Apple 全新的輕薄手機 iPhone 17 Air 能否取得成功,帶動輕薄手機的風潮。現根據來自中國方面的消息,披露了 Apple 四款新機的電池容量,其中 iPhone 17 Air 及 17 Pro 電量比起之前外國傳媒所說的大得多,這會否釋除消費者的疑慮呢?

爆料達人 ShrimpApplePro 於其 X 帳號中上載一份相信是 Apple 電池零件供應清單,當中列出了多款手機的代號及電池容量。
爆料達人 ShrimpApplePro 於其 X 帳號中上載一份相信是 Apple 電池零件供應清單,當中列出了多款手機的代號及電池容量。

爆料達人 ShrimpApplePro 於其 X 帳號中上載一份,相信是 Apple 電池零件供應清單,當中列出了多款手機的代號及電池容量。整理如下:

  • iPhone 17 – 3,692mAh
  • iPhone 17 Air – 3,036mAh(國行)/3,149mAh(美版)
  • iPhone 17 Pro – 3,998mAh(國行)/4,253mAh(美版)
  • iPhone 17 Pro Max – 4,823mAh(國行)/5,088mAh(美版)

整體來說,4 款新機的電池容量和較早前外國媒體報道的為多。其中 iPhone 17 Air 會由 2,900mAh 增至 3,149mAh,多了近 250mAh 的電量,差不是 10%。而 iPhone 17 Pro 在原先爆料稱只有 3,600mAh 的電量,而最新消息指會新機的電量為 4,253mAh,多了 653mAh,增加接近 18%。感覺上電量變得合理多了。

多屏顯示!80Gbps 傳輸!WAVLINK Thunderbolt 5 多功能擴展塢

WAVLINK Thunderbolt 5 多功能擴展塢
WAVLINK Thunderbolt 5 多功能擴展塢

進入 8K 年代,用戶對於影像和大型檔案傳輸的需求大增,配備 M4 Pro 處理器的 Mac Mini 率先引入傳輸速度達 80Gbps 的 Thunderbolt 5 接口,配合 Bandwidth Boost 模式更可達到單向 120Gbps 影像傳輸能力,為雙 8K@60Hz 或三個 4K@144Hz 顯示器提供充裕的通路。擁有 Thunderbolt 5 裝置的用戶當然希望用盡極速頻寬,WAVLINK 的 Thunderbolt 5 多功能擴展塢 WL-UTD58 就集合 12 種功能於一身,不單為簡約的 Mac Mini 提供全面的擴展,也為 Windows PC 做好準備。

WL-UTD58 整個採用鋁合金外殼,散熱性能好,跟 Mac 機也很配襯。
WL-UTD58 整個採用鋁合金外殼,散熱性能好,跟 Mac 機也很配襯。
正面的接口,包括上行 UFP 接口和其中一個下行 DFP 接口、兩個 USB-A 接口、SD/microSD 卡讀卡器和 3.5mm 耳機/麥克風插孔。
正面的接口,包括上行 UFP 接口和其中一個下行 DFP 接口、兩個 USB-A 接口、SD/microSD 卡讀卡器和 3.5mm 耳機/麥克風插孔。
背面另外兩個提供 15W 充電的 Thunderbolt 5 下行接口。兩個 USB-A 和支援 2.5Gbps 的乙太網絡接口。
背面另外兩個提供 15W 充電的 Thunderbolt 5 下行接口。兩個 USB-A 和支援 2.5Gbps 的乙太網絡接口。

數據、影像、供電一線通

WL-UTD58 配備的接口相當全面,而且符合現代創作者的需要。它連接電腦主機的上行 UFP(Host)接口同時支援數據、影像和電力傳輸,提供最高達 140W 的 PD3.1 供電,即使是大屏幕筆記簿電腦亦能提供足夠電力,一條 Thunderbolt 5 線連接即可,相當簡約方便。

只要一條 Thunderbolt 5 線就能同時包辦數據和影像傳輸,與及電力供應,相當簡約。
只要一條 Thunderbolt 5 線就能同時包辦數據和影像傳輸,與及電力供應,相當簡約。
正面的上下行 Thunderbolt 5 接口,上行(中)支援 140W 供電,下行(右)亦支援 30W。
正面的上下行 Thunderbolt 5 接口,上行(中)支援 140W 供電,下行(右)亦支援 30W。
上行連接主機的 Thunderbolt 5 接口設有固定用的螺絲孔,配合隨附的 Thunderbolt 5 線的固定螺絲,將上行線穩固連結到機上,不怕不小心把連接線扯下。
上行連接主機的 Thunderbolt 5 接口設有固定用的螺絲孔,配合隨附的 Thunderbolt 5 線的固定螺絲,將上行線穩固連結到機上,不怕不小心把連接線扯下。

下行 Thunderbolt 5 DFP 接口方面,WL-UTD58 的 3 個接口全都支援最高 80Gbps 數據傳輸和影像傳輸,正面的 DFP 接口提供 PD 30W 供電,背面兩個則提供 15W 供電。其他接口方面還有前後合共 4 個 USB-A 接口,支援 10Gbps 傳輸;SD/microSD 讀卡器支援 UHS-II 和 SD 4.0 標準,傳輸速度達 312MB/s,讓創作者可以快速將相機、運動攝影機拍下的高解像影片傳輸到電腦進行製作。

SD/microSD 讀卡器支援 UHS-II 和 SD 4.0 標準,傳輸速度達 312MB/s。
SD/microSD 讀卡器支援 UHS-II 和 SD 4.0 標準,傳輸速度達 312MB/s。

兩屏 8K、三屏高 Hz

WL-UTD58 三個 DFP 下行 Thunderbolt 5 接口可以同時連接顯示器作影像輸出,不過對應的規格就有點複雜,而且要連接多個高解像高刷新率顯示器的話,無論 GPU 還是顯示器兩邊都需要支援 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 (DSC)。有影像擴展需求的用戶就要留意一下。

不同機種、Thunderbolt 接口型號以至處理器對支援顯示器數量和解像度都不同。
不同機種、Thunderbolt 接口型號以至處理器對支援顯示器數量和解像度都不同。

Windows 11+

對於備有 Thunderbolt 5 接口的 Windows 11 PC,最多可以同時連接 3 個 4K@144Hz 高刷新率顯示器、兩個 8K 7680×4320@60Hz 顯示器或一個 8K@144Hz 顯示器;備有 Thunderbolt 4 接口的 Windows 11 PC 的話就可以同時連接最多兩個 6K 6144×3456@60Hz 顯示器,或一個 8K@60Hz。不過 Thunderbolt 3 接口則不支援。Windows PC 還可以利用 USB-C 的 DP Alt 模式來連接一個 4K@60Hz 顯示器,這對便攜式顯示器的用戶尤為有用。

Mac

Mac 機方面,任何等級 M4 處理器 Mac 機都可以連接最多兩個 6K@60Hz 顯示器,或一個 8K@60Hz 顯示器;M1-M3 Pro 或 Max Mac 機亦可連接一至兩個 6K@60Hz 顯示器,M3 Mac 可連接一個 6K@60Hz 顯示器,M1/2 Mac 則只可連接一個 4K@60Hz 顯示器。

極速寬頻支援最啱遊戲迷

對於遊戲創作人來說,除了超高清影像傳輸之外也需要高速低延遲的網絡傳輸。WL-UTD58 就設有支援 2.5Gbps 的乙太網絡接口,能應對家居網絡升級至 2500M 光纖寬頻的需要,為遊戲迷提供穩定高速低延遲的網絡連接。此外,WL-UTD58 還設有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接口,進行視像會議或遊戲對戰即時語音通訊也會很方便。

乙太網絡接口支援 2.5Gbps 寬頻,無論打機抑或煲劇都有暢順連線。
乙太網絡接口支援 2.5Gbps 寬頻,無論打機抑或煲劇都有暢順連線。

為了提供足夠電力支持擴展需要,WL-UTD58 附有一個 20V 11.5A,高達 230W 的電源供應器。由於供電如此高,加上高速數據傳輸,自然會產生一定熱力。WL-UTD58 除了採用鋁合金打造外殼外,機身周圍都開設了散熱口,並內藏風扇加速散熱。

機身周圍都開設了散熱口,並內藏風扇,以應對 200W 以上供電和高速數據傳輸所產生的熱力。
機身周圍都開設了散熱口,並內藏風扇,以應對 200W 以上供電和高速數據傳輸所產生的熱力。
為了應付上下行接口的供電需求,隨機的電源供應器提供 230W 供電。
為了應付上下行接口的供電需求,隨機的電源供應器提供 230W 供電。

WAVLINK Thunderbolt 5 多功能擴展塢 WL-UTD58 SPEC

  • 支援機種:Windows 11 或以上、MacOS 14.6 或以上(備有 M 系列處理器)
  • 兼容:備有 Thunderbolt 5/4、USB4 及 USB 3.0 USB-C 接口的電腦
  • 接口:1x Thunderbolt 5 UFP (140W PD3.1/影像)、2x Thunderbolt 5 DFP (30W PD/80Gbps/影像)、1x Thunderbolt 5 DFP (15W PD/80Gbps/影像)、4x USB-A 3.2 (10Gbps)、2.5Gbps Ethernet 接口、SD/microSD 卡閱讀器(UHS-II/SD 4.0/312MB/s)、3.5mm 耳機/麥克風接口
  • 電源:20V 11.5A (230W)
  • 售價:HK$2,480.00
  • 查詢:SOAON (3691 8774)

延伸閱讀

殘疾院舍被偷裝礦機掘加密貨幣 檢查網絡緩慢揭發.兩工程人員被捕

殘疾院舍被偷裝礦機掘加密貨幣(來源:星島頭條)
(來源:星島頭條)

殘疾院舍揭發罕見偷掘加密貨幣案。香港耀能協會旗下長沙灣和秀茂坪的殘疾院舍近日發現網絡異常緩慢,IT 部門檢查揭發有人在院舍的假天花內安裝礦機。礦機偷用院舍的網絡和電力運作,院方報警求助。最終拘捕兩名工程公司員工,涉嫌上月在院舍施工期間暗地加裝礦機。

院方自 8 月起發現長沙灣蘇屋訓練中心及宿舍的網絡異常緩慢,經 IT 部門檢查,發現在假天花內藏有 5 部礦機,而且連接院舍網絡和電源。另一安泰訓練中心及宿舍亦有同一情況,再經檢查揭發同樣有 3 部礦機藏在假天花。香港耀能協會報警及通知社會福利署。

執法部門拆除礦機,開始調查事件。經調查後,發現有工程公司 8 月期間在兩間院舍施工,安裝智能門鎖等設備。日前在旺角和深水埗拘捕兩名分別 32 歲和 33 歲男子,為涉事工程公司員工,已入職數年,疑在工程期間將涉案礦機安裝在院舍內。

執法人員在院舍拆除的礦機配件證物。(來源:星島頭條)
執法人員在院舍拆除的礦機配件證物。(來源:星島頭條)

二人被引用香港法例第 210 章《盜竊罪條例》的竊取電力罪拘捕。《盜竊罪條例》第 15 條的竊取電力罪,指任何人無適當的權限而不誠實地使用電力,或不誠實地導致電力浪費或將電力轉輸別處。法例屬殖民地時期所立,比照英國 1968 年法例第 60 章《Theft Act》第 13 條。

據報,院舍在 8 月期間的電費增加 $8,000 至 $9,000 港元。不過警方仍在調查兩男是否已從中掘取加密貨幣。

警方呼籲市民委託工程公司安裝設備時,應密切監察過程,並留意電費及網絡異常。

世嘉忍者再現 Shinobi 反攻的斬擊試玩

SEGA 經典動作遊戲《忍 -Shinobi-》最近推出新作《Shinobi 反攻的斬擊》,加入「類惡魔城」風格關卡,注重連擊操作及處決技演出,當然也有忍術技能可以使用,扮演現代忍者斬惡除妖,並有細緻故事演出,PC 版更可有 240FPS 的絲滑斬擊手感。

喬・武藏再出山
喬・武藏再出山

忍者是日本文化標誌之一,改篇成為電子遊戲都受海外玩家注意,其中 TECMO《忍者外傳》及 SEGA 的《忍 -Shinobi-》系列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前者將會有 3D 新作及像素風的《忍者外傳:怒之羈絆》,後者走 2D 風格的《Shinobi 反攻的斬擊》就在近期推出,遊戲交由人氣作品《怒之鐵拳 4》的開發工作室 Lizardcube 操刀,使用獨特手繪美術畫風,細膩且鮮明地描繪一名忍者致力於復仇的故事。主角仍然是當初的「喬・武藏」,從忍者村到、軍事基地到灼熱沙漠等場景,追擊恐怖分子。遊戲部分關卡改為「類惡魔城」風格的地圖,有廣闊的探索空間及隱藏新路線,打倒強敵收集物品和武器道具,有經典的刀劍、苦無、忍法要把握運用,亦有護符收集擴充主角被動能力。

斬擊感很好
斬擊感很好
飛踢仍在
飛踢仍在
從世界地圖選關,有一定自由度。
從世界地圖選關,有一定自由度。
類惡魔城的地圖設計
類惡魔城的地圖設計
各種跳台及隱藏挑戰
各種跳台及隱藏挑戰
頭目戰要用「處決」收招
頭目戰要用「處決」收招
處決頭目的演出
處決頭目的演出
收集物品用以解鎖更多攻擊招式
收集物品用以解鎖更多攻擊招式
亦有各種大小忍法
亦有各種大小忍法

PC 支援 4K 240FPS 絲滑動作

遊戲的素像非常細緻,4K 級別都不會「起格」,而且 PC 版本支援最高 240FPS 畫面同步,遊戲在處理主角的斬擊及忍法動作都會刻意有一瞬的「慢動作」,而且可用衝刺來重置連續斬擊「駁招」,再加入華麗的「處決」收招系統,手感非常之爽快,按掣節奏可慢一點讓新手玩家習慣,不過關卡中各種彈跳動作組合的平台移動,就確是考玩家的操作靈活度了。

PC有更高幀速,斬擊感覺更流暢。
PC有更高幀速,斬擊感覺更流暢。

平台:PlayStation 5 / PlayStation 4 / Nintendo Switch / Xbox Series X|S / Xbox One /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