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80

【場料】OLED 攻勢來襲 27 吋 4K 240Hz Gaming 正式開訂

ASUS ROG PG27UCDM 27 吋 4K OLED
ASUS ROG PG27UCDM 27 吋 4K OLED

OLED 螢幕作為遊戲螢幕可謂近年高階玩家必選的產品。不過其中 4K 螢幕就要上 32 吋,對於不少空間不足又或追求適合距離打機及兼顧工作的話 27 吋會較為合適。終於,CES2025 的新品 27 吋 4K OLED 終於登場。首款預訂就是 ASUS 的 ROG PG27UCDM,價錢為 $10,999,其可擁有 240Hz QD-OLED,並擁有HDMI 2.1 x2、DP 2.1 以及 90W USB-C,可算是應有盡有。雖然螢幕破萬,但已經有用家慕名而來。相信之後不同品牌都將會陸續登場,到時或者舊款的 OLED 就會出現劈價潮,若想掃平貨就記得留意了。

ASUS ROG PG27UCDM:$10,999(預訂中)
查詢:正都

ZCOPE 最新影片

【場料】RTX 50 繼續炒!貨量不明、落價時間或未似預期

RTX 5080

一講到 RTX50 系列相信大家上星期已經領教其價錢了。目前由於全球貨量不足,因此各地都充斥炒價現象。至於覺得不合理的用家唯有等貨源穩定才會以合理價格購買。不過,筆者就查詢不同公司、代理及店家都對新卡貨量以及到貨日期抱不樂觀態度。皆因在發佈 RTX 5080 及 90 後,本月將會再有 RTX 5070 Ti 及 5070 推出,雖然已有傳聞預期 20 號推出,但廠商都表示未必能趕上,因此 RTX 5070 更有可能再押後推出,因此想退而求其次買 RTX 5070 來打《MH Wilds》的話或者也會可能因為貨量又出現炒風。再加上有大牌已經提高顯示卡價錢,相信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再有「原價卡」了。

ZCOPE 最新影片

【ZCOPE】PC 版《Monster Hunter Wilds 魔物獵人 荒野》公測 1.02.00

《Monster Hunter Wilds 魔物獵人 荒野》 發售前再度公測,今次同大家用可以合理買得到的 GF RTX 4070 Super 試玩,用「高」畫質+影格生成,跑 4K60 無問題,暫時無出現「紙片龍」。如果有最新的 GF RTX 5080,不用想太多,全開「極高」就對了。留意測試工具的設定跟公測有一點點不太相同。未知正式版會是以哪一版為主。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氣候挑戰】以氣候問題 初步測試 AI 人工智能

2024 年 8 月,我以《應對氣候挑戰新方向:人工智能》為題,介紹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在近年突飛猛進的經過,以及在預測天氣的應用。近日,隨著我國推出 DeepSeek(深度求索),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 AI 平台的競爭變得白熱化。2025 年 1 月 18 日,應國史教育中心邀請,我在香港天文台做了一場關於AI應用與問題的講座(圖 1)。為準備講座,我也展開對幾個較爲流行的AI平台進行測試。由於當時 DeepSeek 還未面世,測試的平台只有 ChatGPT(Poe 平台上的 GPT-3.5-turbo 版)和 Copilot 免費版。


圖 1:AI講座宣傳海報。(來源:國史教育中心)

由於所測試的版本比較基本,得出的結果強差人意。例如,我首先問 GPT-3.5 :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Mr. Shun Chi Ming?” ,它回應不知道。但當我問 GPT-3.5:“Who is the current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它卻回答 “As of my knowledge update in September 2021, the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 was Mr. Shun Chi-ming”。 很明顯,GPT-3.5 沒有準確掌握我的退休日期(2020 年 2 月)以及我的兩位繼任人。我跟進問:”When was Mr. Shun Chi-ming’s term as director?“,它卻回答是 2016 至 2021!正確答案應該是 2011 至 2020 年。我們知道,無論是早期抑或是最新的 AI 平台,都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幻覺(hallucination)。幻覺是 AI 模型生成的不正確或具有誤導性的結果。 這些錯誤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訓練數據不足、模型做出不正確的假設,或用於訓練模型的數據存在偏差。但 GPT-3.5 也不是乏善足陳,當我再問它:”What were Mr. Shun Chi-ming’s major achievements as Director?”,它能夠把握重點地回答(圖 2)。

圖 2:GPT-3.5 回答 ”What were Mr. Shun Chi-ming’s major achievements as Director?” 的問題。(來源:Poe)

接著,我問 GPT-3.5 關於香港氣候的問題:“What is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Hong Kong?“,它回答介乎 23°C 至 26°C,這與天文台的官方數據(21.6 °C – 26.0°C)存在差異。於是我改爲要求 GPT-3.5 根據香港天文台 1981-2010 的 30 年氣候平均值作答,它便能得出正確答案 23.3°C。可是,當我要求 GPT-3.5根據香港天文台 1991-2020 的 30 年氣候平均值作答,它卻得出 23.8°C,與正確數據 23.5°C 相差 0.3°C。

今天,我再用最新版 ChatGPT-4(o3-mini版)重新問這兩條氣候平均溫度問題,它卻分別得出 23.2°C(1981-2010)和 23.6°C(1991-2020),仍然與正確數據相差 0.1°C。從這個簡單測試可見,ChatGPT 雖然有所進步,但仍然受幻覺影響回答的準確度。

除了 GPT-3.5,我在 1 月所進行的測試也包括 Copilot。由於 Copilot 能夠識別圖像,我把 (圖 3)上載給它辨認。它非常準確地認出是香港天文台監測和分析天氣的中心(圖 4),相信它是從圖左上角的天文台標誌辨認出來,再加上佈滿電腦屏幕的環境得出正確判斷。但當我用(圖 5)再測試 Copilot 時,詢問它:”Where is this place? What are these people doing?”,它只能夠認出這些人士正在一個現代化辦公室或會議室環境進行討論,只有到我再提供 (圖 6 )時,Copilot 才從圖中載有天氣圖的電腦屏幕推測這些人士正在一個氣象中心參與天氣分析及預報。

圖 3:正在處理山竹襲港時的香港天文台預報中心。(來源:岑智明)
圖 4:Copilot 辨認 (圖 3)後的回應。(來源:Microsoft Copilot)
圖 5:我和同事們在香港天文台預報中心進行天氣會商,討論山竹的動向。(來源:香港天文台)
圖 6:我和同事正在分析山竹的預報圖。(來源:香港天文台)

這些結果其實已經相當不錯,表明 Copilot 具備强勁的圖像辨識功能和不錯的推理功能。今天,我再讓 ChatGPT-4(o3-mini版)先後辨認(圖 3)和(圖 5),它首先能夠準確認出(圖 3)是香港天文台的氣象業務中心,更能解釋是因爲看見天文台的標誌以及衆多正在顯示天氣資料的電腦屏幕。至於(圖 5),在沒有看過(圖 6)的前提下,ChatGPT-4 能夠認出是香港天文台的會議或業務房間,並且推測是監測惡劣天氣的地方;它更相信圖中的人士正在進行一個簡報或討論會,並且推測是為應對緊急情況的會議(圖 7)。最神奇的是,它竟然做出一個大膽但相當正確的假設:”If this image is related to Typhoon Mangkhut (2018), it could depict meteorologi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discussing its impact, warnings, and response measures”。假若這次我與 ChatGPT-4 的對話不受之前的對話内容影響(這些内容曾包括香港過往的風災),它爲什麽能夠聯想到(圖 5)與山竹有關?的確值得研究!

圖 7:ChatGPT-4在看過(圖 5) 後的回應。(來源:OpenAI ChatGPT)

除了圖像識別,我也讓 Copilot 回答上述的兩條氣候平均溫度問題,結果 Copilot 都能準確無誤地給出正確答案,因此在這個方面(從互聯網找尋靜態資訊)Copilot 似乎比 ChatGPT-3.5 甚至 ChatGPT-4 優勝。

但是,當我問 Copilot 和 ChatGPT-4 索取香港天文台最新的九天天氣預測,卻發現諸多問題。首先,在不同日子問同樣的問題會得出不同格式和參數的天氣預報(圖 8 至圖 10)。更大的問題是,雖然它們都宣稱預報來自天文台,但細心比對會發現有些微甚至嚴重的差別。例如(圖 8)的預報與天文台所發出的大致吻合,但唯獨是第一天的預報相對濕度(35-65%)與天文台所發出的(35-75%)相差了10%,原因不明。(圖 9 )中的預報溫度卻與天文台所發出的相差了一至兩度不等,而(圖 10)中的預報溫度更與天文台所發出的相差達 4 度。有理由相信這些由 Copilot 提供的預報來源有別於香港天文台,但亦有可能是 AI 算法將天文台的預報内容修改過。

圖 8:1 月 16 日詢問 Copilot 得出的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這裏只顯示首五天)。(來源:Microsoft Copilot)
圖 9:1 月 17 日詢問 Copilot 得出的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來源:Microsoft Copilot)
圖 10:2 月 4 日詢問 Copilot 得出的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來源:Microsoft Copilot)

ChatGPT-4 的情況也類似,(圖 11)的預報溫度與天文台所發出的也可以相差達 4 度,而且 ChatGPT-4 只給出未來 6 天的預報,天色的預報以及天氣概況(General Situation)的字眼也與天文台所發出的字眼有多處不同,其中”晴有薄霧”、”多雲時晴” 等預報字眼更不是天文台的術語,似乎 ChatGPT-4 把天文台的預報内容修改過才提供給用戶,但繼續宣稱是天文台所發出,確是耐人尋味!

圖 11:2 月 4 日詢問 ChatGPT-4 得出的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來源:OpenAI ChatGPT)

受篇幅所限,今期對幾個 AI 平台的測試到此爲止。從以上的初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 AI 平台各有長短,有些能力,尤其圖像辨識和推理能力,令我們眼前一亮,但受 AI 幻覺的影響,所提供的資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差和缺失。我們使用 AI 時必須小心分辨,懂得問問題,做好 Fact Check,才能夠把 AI 用得好,成爲我們的夥伴。下期我會繼續以氣候問題測試不同的 AI 平台,將會加入 DeepSeek、Perplexity、Gemini 等,而且將難度提升,看看是否可以考起它們。


岑智明先生參與創作的天文科普漫畫 — 《CMS 天文調查隊》最新第 3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場料】國際版發佈在即 HUAWEI Mate XT 水貨價回軟!

HUAWEI Mate XT
HUAWEI Mate XT

HUAWEI 近日正式宣佈,將於 2 月 18 日於馬來西亞舉行一場新品發佈會,筆者預計今次發佈會上的主角好大機會是全球首款三摺疊屏手機 HUAWEI Mate XT 國際版。於國際版發表的消息公佈後,國行水貨 Mate XT 的售價隨即回落,現時黑色 512GB 版為 $23,260、1TB 版為 $24,650,至於紅色 512GB 版為 $24,550、1TB 版為 $26,380。

HUAWEI Mate XT 單屏幕使用尺寸為 6.4 吋,雙屏幕為 7.9 吋,而完全打開後,三屏幕尺寸則為 10.2 吋,支持 90Hz 刷新率、1440Hz 高頻 PWM 調光、240Hz 最大觸控響應、10.7 億種色彩和 P3 廣色域,並配備三鏡頭,包括一個 50MP 主相機、12MP 超廣角相機以及帶有 5.5x 光學變焦的 12MP 潛望相機,前置鏡頭則為 8MP。另外,手機配備 Kirin 9010 處理器,內置 5,600mAh,支持 66W 快速充電、5W 有線反向充電、50W 無線充電以及 7.5W 無線反向充電。

查詢:樺峯數碼 (6921 6388)

ZCOPE 最新影片

搞到 iPhone「奶」晒嘢!? Leica 出磁吸式 LUX 手柄

搞到 iPhone「奶」晒嘢!? Leica 出磁吸式 LUX 手柄

Leica 於 2024 年 6 月推出了《Leica LUX》app,將正宗「奶味」相片帶到 iPhone,但此 app 只有 iOS 版本,原來是有原因的。近日 Leica 就特別為 iPhone 推出了一個名為 LUX 手柄,配合《Leica LUX》app 影相的話,唔知會唔會更有「奶」feel 呢?

LUX 手柄的手把用上圓形設計,只重 130g,延伸出來的是磁吸式 MagSafe 吸板,一拍即可穩固在 iPhone 機身;LUX 手柄有著專業相機的操作感覺,兩段式快門半按可對焦,全按可拍攝,另設有兩個自訂 FN 按鍵,用戶可依需要設定常用功能如光圈、快門、曝光補償等,一按即用,而快門下方更備有模式轉盤,可快速轉換拍攝模式,方便快捷。

LUX 手柄的 MagSafe 吸板更可旋轉,既可成為底座方便自拍或合照,也可轉至另一邊以便使用左手拍攝;至於 USB-C 及三腳架插頭設於手柄底部,手柄則內置 300mAh 電池,只需 2 小時便充滿電,充滿後可拍多達 1,000 張相片。

相信用得 LUX 手柄的用戶,大多都已使用《Leica LUX》影相 app,所以將 LUX 手柄以 Bluetooth 連接 iPhone,便可配合《Leica LUX》來拍攝,而且只要註冊 LUX 手柄後,更可獲一年完整版《Leica LUX》的使用權限。

隨 Leica LUX 手柄更附有一個棕色皮套,內有間隔可放 USB-C 線或其他配件,更有一個專放 AirTag 的間隔,方便大頭蝦用戶追縱 LUX 手柄的位置。Leica LUX 手柄售價為 HK$2,500,現已有售

Sony Creators 應用更新・相片直傳 Lightroom 及 Google Drive 

Sony 宣佈旗下相機使用的 Creators 手機應用程式的最新更新中,將容許特定型號相機可將相片和影片傳輸至雲端服務。新功能可與 Adobe Lightroom 和 Google Drive 搭配使用,無需連接電腦即可快速輕鬆地傳輸及備份檔案。

Sony Creator 手機應用程式,可以幾相機內相片同步到手機、Sony 的 Clreators’ Cloud 雲端借存,最新更加入 Adobe Lightroom 和 Google Drive 支援。

Sony 解釋,新功能是回應創作人對更快速、更順暢工作流程的要求,讓使用者自動將影像和影片傳送到 Google Drive 或 Adobe Lightroom,以便進行跨平台協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前線的記者或攝影師,在完成拍攝後,就可以透過 Sony Creators ,將相片或影片上傳到 Google Drive,方便其他工作夥伴可以儘快處理,加快工作的進度。 

在 「個人設定」中加入了 Google Drive 和 AdobeLightroom 帳戶登入。

官方網址​ | Creators’ Cloud

不過,Google Drive 整合功能並不適用於所有 Sony 攝影機,兼容的機款包括 FX3、FX30、α1 II、α1、α9 III、α7R V、α7S III、α7 IV、α7CR、α7C II、α6700、ZV-E1、ZV-E10 II、ZV-1 II、ZV-1F 和 ILX-LR1。一些較舊的相機型號,可能只能配合 Sony  Edge 應用程式使用,而 Edge 應用程式暫並不支援此功能。

Zcope 最新影片

網絡安全│黑客鎖定高權限帳戶 利用勒索軟件即服務避開偵測

hacker 100

用戶在網絡應用及服務中的權限愈高,代表可以接觸的範圍愈廣,可獲得的機密資訊愈多,因此成為黑客的頭號目標!Google Cloud Security 發布 2025 年上半年Threat Horizons報告,揭示黑客新興的攻擊手法,提醒企業在制定雲端安全策略時要優先考數據外洩和身分保護。

報告顯示,黑客的攻擊焦點正在轉移,他們不再僅僅專注於竊取用戶登錄資訊或利用錯誤配置來進入網絡。現在的黑客更傾向於攻擊特權過高的帳戶,因為一旦控制這些帳戶,便能輕易在系統內橫向移動。報告指出,超過 62.2% 的黑客在獲得訪問權限後會試圖在企業系統內進行橫向移動,並下載專門設計的工具進行進一步攻擊,這可能對企業造成重大損害。

為甚麼黑客如此容易得手?報告指出,主要原因與憑證相關的漏洞有關,許多用戶仍在使用弱密碼或無密碼,而雲端配置錯誤則是另一大安全隱患。此外,黑客的逃避偵測能力也在增強,他們利用勒索軟件即服務(Ransomware-as-a-Service)產品並調整策略以避開偵測,甚至繞過雲端服務中的多種身分驗證來破壞帳戶,以從受害者手中獲取最大利潤。

報告建議,企業必須加強身分驗證流程和使用手冊,以防範黑客攻擊。具體措施包括將強身分驗證與基於屬性的驗證相結合,例如地理驗證(用戶位置)、身分風險審查與驗證(可疑登錄、憑證外洩、非典型旅行)、時間驗證及設備狀態審查與驗證。透過多重驗證來確定訪問系統資訊的身分,是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

最新影片

向 Pixar 致敬? Apple 披露機械人燈具原型識情感表達

相信不少朋友都很喜歡《反斗奇兵》、《反轉腦朋友》等由 Pixar 製作的動畫電影,而 Pixar 開場影片的小檯燈 Luxo,亦成為一個經典的 icon。最近 Apple 內部的機械人開發團隊釋出了一段影片,向外界揭示一款機械人燈具原型,外型有點似 Pixar 的小檯燈 Luxo,並可透過手勢控掣燈光照射的位置,雖然相關產品未必會正式商品化,但我們亦可從中了解到,未來智能產品或機械人的一些發展。

這款機械人燈具的設計靈感似乎來自於 Pixar 開場影片的小檯燈 Luxo,它不單能透過手勢控制燈光照射的位置,而且能造出多種擬人表情的動作,例如當機械人與工作人員互動時,它會展現出類似人類的點頭,甚至提醒人類要喝水的動作。

Apple 在其 ELEGNT 論文 中解釋,他們是如何設計和看待這款機械人燈具原型,並提到它能透過姿勢、手勢和目光等非語言行為,自然地與人類互動,同時更指未來的機械人動作設計,將整合更多表達性特質,例如意圖、注意力和情緒展示,而不僅是功能方面的考量。

在這裡,當然要介紹一下 Apple 公司和 Pixar 的淵緣,相信很多人都知 Apple 是由已故的 Steve Jobs 所創立。不過 Steve 亦是 Pixar 的重要投資者之一,並帶領 Pixar 投入電腦動畫業務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對現今 3D 動畫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Apple 或於下星期發表 iPhone SE 4

原本外界預期,Apple 會在 3 月舉行的春季發表會中發表全新的入門  iPhone——iPhone SE 4,現引述《彭博社》的報導指,Apple 很大機會會在下星期以新聞稿方式發表新機。 

目前發售的 iPhone SE 3 是於 2022 年推出,外觀設計是以 iPhone 8 作為基礎,是目前唯一一款仍使用 Touch ID 的 iPhone。對比起現今的手機設計來說,的確有點過時。而新版本的 iPhone SE 4 外觀跟 iPhone 14 接近,採用 6.1″ OLED 屏幕,瀏海屏的 Face ID,配備 iPhone 16 同級的 A18 處理器、8GB RAM,將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不過新機僅配備 4,800 萬像素單鏡頭,在攝影功能方面,可能會有點限制。目前的香港地區 iPhone SE (128GB) 版本售價為港幣 $4,149 ,比一般版 iPhone 16 (128B) ,售價 $6,899 便宜得多。

ZCOPE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