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87

【遊戲優化】Steam 用戶端 Beta 版加入效能監察器 認識呢幾個數字了解遊戲效能

Steam 用戶端 Beta 版加入效能監察器 認識呢幾個數字了解遊戲效能

在槍林彈雨的對戰中,一個微卡頓往往成為致命關鍵,所以遊戲玩家都很關注提升遊戲效能的升級硬件和設定。要了解更改一個設定對遊戲有多大影響,就需要有合適的遊戲效能監察工具。遊戲平台 Steam 日前就推出用戶端測試版,升級原來簡單的 FPS 幀速顯示,提升至具備多項遊戲效能數據的效能監察器,更支援 DLSS/FSR 等幀格生成技術,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數字的含意,就能了解每個設定對遊戲影響,不用額外安裝第三方程式。

Steam 用戶端的 overlay 功能過去只提供簡單的幀速值,不過隨著幀格生成技術出現,單一數字不能真實反映遊戲的效能,尤其是影響輸入和判定的微卡頓。Steam 用戶端測試版的 Overlay Performance Monitor (OPM) 就擴展了幀速顯示,能顯示包含生成幀格的 DLSS/FSR/FG 幀速、遊戲真正的平均幀速、最慢/最快幀格幀速、90 秒幀速圖表、與及 CPU、GPU 和 RAM 的使用狀況。

安裝和設定 OPM

過去大家可能會安裝其他第三方軟件如《MSI Afterburner》、《RTSS》等來監察遊戲和電腦的效能狀況。而 OPM 的優勢就在於內置於 Steam 用戶端裡不用額外安裝。想率先試用 OPM 的話,大家可在開啟 Steam 用戶端後進入設定介面,選擇「介面>用戶端測試參與」在下拉式選單選「Steam Beta Update」,按下「立即重新開啟」按鈕後等待安裝完成後,即會在「設定>遊戲中」找到 Overlay Performance Monitor 的設定。

設定方面,可以設定效能監察器顯示在畫面哪一角、文字的對比和飽和度,與及監察器背景的透明度外,而重點就是 Performance detail level 效能細即等級,共分為 4 級,分別是最簡單的 「FPS Single Value」單一幀速值、「FPS Detail & Graph」詳細幀速和圖表、「FPS Detail,CPU & GPU Utilization」詳細幀速、CPU 與 GPU 使用率,與及最詳盡的「FPS Detail ,CPU, GPU & RAM Details」詳細幀速與 CPU、GPU 及 RAM 詳情。

開啟後進入遊戲,就會在指定位置見到遊戲效能的資料。不過有了監察工具,也要明白各數值當中的含意,才能幫助你作出最佳設定。以下就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每個數值當中的含意。

FPS

FPS 是大家普遍用來評估遊戲效能的指標,它代表每秒鐘遊戲能進行的運算、物理模擬、處理輸入、網絡資料傳遞與更新,以至渲染畫面顯示出來的次數。但隨著幀格生成出現,傳統平均 FPS 幀率就無法反映遊戲的真實效能,因為由 DLSS 或 FSR 生成的「生成幀格」只能令遊戲畫面看起來流暢,但對輸入、網絡和遊戲的物理運算沒有幫助。

在 OPM 中,標示為 DLSS/FSR/FG 的是插入生成幀格後的平均顯示幀速,同時代表你正使用哪一種幀格生成技術來遊玩。而 FPS 則是真實的平均遊戲幀速。值得留意的是即使遊戲開啟了幀格生成功能,在某些情況下如在設定畫面,通常都不會用到幀格生成,因此那時 OPM 就不會顯示 DLSS/FSR/FG 值。

↓ MIN 不能小看

在 DLSS/FSR/FG 和 FPS 之後,是 ↓MIN ↑MAX 兩個值,是了解遊戲微卡頓的重要參考。

所謂微卡頓 micro stutter,是指在遊戲中,明明平均顯示幀速或真實幀速都夠高,但仍然感到不流暢或跳幀,這是因為有些幀格生成的時間,比其他幀格都要長,令到每個幀的間隔時間不一,因此就產生輸入延滯、畫面卡頓的感覺。

有些效能監察軟件會以 ms 毫秒來顯示最慢幀格所花的時間。而在 OPM 裡則使用 ↓MIN ↑MAX 轉換為幀速來顯示,其中 ↓MIN 代表「假如那一秒鐘所有幀格都花上最慢那一幀所花的時間來生成時的 FPS 幀速」。由於單位也是幀速,所以可直接與 FPS 作比較。假如 ↓MIN 降至平均值的一半以下就會以紅色顯示,代表當時微卡頓情況嚴重。

圖表觀察微卡頓

除了用 ↓MIN 來顯示即時最差幀速之外,OPM 也以圖表的方式,紀錄過去 90 秒的 FPS 和 ↓MIN 值的變化。綠線代表 FPS 平均幀速,紅線則代表達到紅色水平的 ↓MIN 值,這讓大家可以觀察剛才遊戲過程中遊戲有沒有頻繁出現卡頓情況。要留意在過場或進入選單時,出現較多微卡頓是正常的。

引致微卡頓的情況有很多,包括不適合的遊戲設定、在使用 VSync 下遊戲幀速與屏幕刷新率不匹配 、顯示卡驅動程式不兼容或錯誤、遊戲與其他程式爭奪系統資源等,大家在找尋微卡頓原因時應該逐一調校後觀察這圖表看看有沒有效果,不要一口氣更改多項設定而令情況複雜化。

CPU 使用率

雖然近年的 CPU 已經有多個核心,不過仍有不少遊戲只以單核心運作,又或者只用少數核心。此外有時亦會有些核心運用比率比其他核心高的情況。OPM 使用了與 Windows 任務管理員相同的「Processor Utility」處理器應用比率來表達 CPU 使用情況,以衡量 CPU 在它的基本時脈下的工作量。因此,在 CPU 以 Boost 時脈來運作的時候,Processor Utility 可以高於 100%。

OPM 以類似「CPU 62% / ↑162% 4.42 / ↑4.43 GHz」的格式來標示 CPU 使用量,其中第一個的數字代表平均處理器使用率,這數值每秒取樣一次。由於遊戲大多不會用盡所有處理器核心,所以這數值通常會較小。第二個數字代表 OPM 取樣時,作業系統使用率最高的單一核心的處理器應用比率,當處理器處理 Boost 時脈時,這數值通常都會高於 100%。第三個數字代表所有核心的平均時脈,第四個數字顯示取樣時,最高速度核心的時脈值。

GPU 效能

OPM 的 GPU 效能顯示分成三部分,分別是 GPU 核心使用率、溫度和圖像記憶體使用狀況。現代電腦通常都會有多個 GPU 和多種引擎,OPM 的 GPU 使用率採用與 Windows 任務管理員相同的方式,透過輪詢電腦裡所有 GPU 和 GPU 引擎,找出使用率最高,應該是遊戲當時所用的 3D 引擎來顯示。

如果是支援品牌的顯示卡的話,OPM 亦會顯示當時 GPU 中各感測器所感測到的最高溫度。

至於 GPU 效能最後一組數字,就是當時圖像記憶體的使用狀況。當中分成兩部分,前者是專屬圖像記憶 + 共享圖像記憶的使用總和,後者則是總專屬圖像記憶。像筆電的 APU 多數沒有獨立專屬的圖像記憶,不過 GPU 可優先取用指定記憶,OPM 會將那類記憶體視作專屬圖像記憶。

假如前面的數值大於後面的數值,代表當時專屬圖像記憶經已用光,正在使用較慢的共享圖像記憶。這時前面的數值就會以紅色顯示。導致這個情況有可能是因為有其他應用程式正在耗用專屬圖像記憶,又或者遊戲圖像設定錯誤導致使用過多圖像記憶。

RAM

這部分相信是最簡單的,兩個數值分別代表已使用記憶體和總實體記憶體。正如大家所知,當實體記憶用光之後,作業系統會將部分記憶體內容交換到速度慢很多的硬碟或 SSD,令到 CPU 的效能大幅下降。出現這種情況大家首先要看看能否關閉沒用的程式,甚至要考慮加 RAM。

玩《AR Lens》拼圖遊戲 贏門票免費睇瑞銀呈獻太陽馬戲團 KOOZA 精彩表演

玩《AR Lens》拼圖遊戲 贏門票免費睇瑞銀呈獻太陽馬戲團 KOOZA 精彩表演

「一生人點都要睇一次」嘅表演有好多,太陽馬戲團 KOOZA 就係其中一個!想免費同 friend 去睇?咁就快啲玩《AR Lens》嘅拼圖小遊戲,就有機會攞到兩張門票喇!

太陽馬戲團 KOOZA 今年重臨香港,而且仲係亞洲巡演嘅第一站,除咗有高難度嘅雜技演出,華麗嘅視覺效果同澎湃嘅音樂,今次嘅演出仲加入咗新嘅節目,肯定比到觀眾耳目一新嘅體驗,依家只要下載及登記《AR Lens》,響 6 月 19 – 20 兩日嘅指定時間,玩「太陽馬戲團 KOOZA 拼圖小遊戲」,每日最快完成拼圖嘅頭五位參加者,就可免費獲得太陽馬戲團 KOOZA(金區)成人門票 2 張,兩日夾埋即係總共有十位得獎者!

遊戲詳情

日期:2025 年 6 月 19 – 20 日,每日中午 12:00 至晚上 11:59
獎品:太陽馬戲團 KOOZA(金區)成人門票 2 張
玩法:

Step 1)於指定時間開啟《AR Lens》,舉機搵出「太陽馬戲團 KOOZA 拼圖小遊戲」圖案,撳一下即可開始遊戲。

Step 2)移動手機點撃「太陽馬戲團 KOOZA」的拼圖,總共有 5 塊。

Step 3)每日最快搵齊 5 塊拼圖嘅頭五名參加者,就可獲電子門票 2 張並儲存到「銀包」內。

要留意係今次活動每個用戶只可參加一次,所以快啲叫齊親朋戚友登記及下載《AR Lens》,齊齊玩遊戲贏門票睇精彩演出啦!

即刻下載《AR Lens》:http://bit.ly/44lVFOY

【無人機教學】買賣二手 DJI 無人機要注意!記得重新綁定帳戶免麻煩

買二手 DJI 無人機要注意! 記得當場綁定帳戶免麻煩

很多人都喜歡玩無人機,不時都會升級換新機,舊機通常會放二手幫補一下,新手購買二手機先練習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但近日 DJI 發出了一個重要通告,是關於 DJI 裝置的重新綁定服務,日後買賣二手無人機的朋友,就必需倍加留意。

DJI 無人機的用戶,通常都會綁定無人機至自己的 DJI 帳戶,特別是購買了 DJI Care 的用戶,帳戶內會記低無人機的機身編號及飛行路線等重要資料,日後若不幸飛丟、炸機、炒機等,都需要用到 DJI 帳戶的資料,最重要的是憑 DJI 帳戶確認是機主本人,還有飛丟認證,這樣才會提供維修、換機等服務,就算有人執到你的無人機,綁定了的話也無法使用。

官方不再提供重新綁定服務

一路以來,透過二手市場入手的無人機,不時會出現上手機主未有解綁的情況,新機主拿去 DJI 維修時便出現問題,以往 DJI 或會幫忙解綁動作,但由 2025 年 6 月 19 日開始,官方已確定不會再提供重新綁定服務,以免出現不恰當的情況引致任何問題及責任。

所以日後購買 DJI 的二手無人機時,緊記要在交收時,當場確認前機主於 DJI 專屬 app 如《DJI Fly》中解綁該無人機,並即時將該無人機及遙控綁定至自己的 DJI 帳戶,這樣不但可保障屬於自己的財物,日後需要透過 DJI Care 維修、換機、丟機時,DJI 才會提供服務。

解綁步驟

Step 1. 開啟遙控或進入手機的 DJI app,點選下方「我的」。

Step 2. 點選「設備管理」。

Step 3. 點選所購買的二手無人機型號。

Step 4. 點選右方的「從帳戶中移除」。

Step 5)了解過「解綁設備說明」後,點選「下一步」。

Step 5. 了解過「解綁設備說明」後,點選「下一步」。

Step 6. 點選「解除綁定」便完成,然後於自己的 DJI app 中連接及綁定該二手無人機。

總結

由於 DJI 官方已宣佈,日後不會再提供重新綁定的服務,所以日後買二手 DJI 無人機,記得要做解綁及綁定的動作,以保障自己的權益。最後溫提一下,除了 DJI 帳戶外,民航處的無人機註冊同樣也需在交收時解除上手登記,否則二手買家也無法登記到,緊記!

一鍵生成 Web Game ?? HKT 客戶可獲一年 Perplexity Pro 服務

踏入 AI 新時代,我們無論工作和生活都需要與時並進,目前市場上有不同的線上 AI 代理,不過有些會因為地域限制,需要透過 VPN 才能使用,而有些服務可能需要徵收月費,令初接觸生成式 AI 的朋友有所猶疑。最近香港電訊 HKT 宣佈與 Perplexity AI 合作,讓 HKT 旗下 1O1O、csl、Club Sim 、網上行、 Now TV 及 HKT 家居電話服務的特選客戶,可免費享用為期一年的 Perplexity Pro AI 聊天機械人服務 (價值 $1,488)。

csl x Perplexity Pro ai service.

Perplexity Pro 集合了包括 DeepSeek R1 1776、GPT-4.1、Grok 3、Gemini 等多款先進 AI 模型及自家研發的 Sonar 模型,為用戶提供包括準確且附上清晰來源的搜尋結果、深入的資料搜集能力,以及可透過單一查詢完成複雜項目的 Labs 功能。其進階功能涵蓋多步驟推理、文件與圖像分析、圖像生成及 API 整合等。Pro 版用戶的每日搜索次數,會由免費版的 3 次增加至 300 次,上傳和分析檔字更是無數量限制。

其實 《PCM》 之前也介紹過,可透過 Whatsapp 使用 Perplexity AI 的圖片生成功能,生成出 Irasutoya 圖片素材風格的有趣圖片。而近期在一些網上討論區,很多人在討論怎樣透過 Perplexity AI 來生成簡單的 Web Game,例如《太空侵略者》、《食鬼》及《青蛙過河》等網頁遊戲。

例於,在 Generative AI 技術交流中心 Facebook 群組,中有網友分享如何使用 Perplexity Lab 功能,透過透過簡單的描述,讓 Perplexity AI 生成了一個可以在 iPhone 瀏覽器上執行的《青蛙過河》網頁版遊戲。

我們也試試用 Perplexity AI 去生成一個類似 Google 恐龍跳仙人掌的橫向捲軸跨欄遊戲
我們也試試用 Perplexity AI 的基本版去生成一個類似 Google 恐龍跳仙人掌的橫向捲軸跨欄遊戲。

而我們也試試用普通版的 Perplexity AI 去生成一個類似 Google 恐龍跳仙人掌的橫向捲軸跨欄遊戲,我們只加入一些簡單規則,例如按 Enter 開始、按 Space 跳起,失敗三次遊戲結束等。Perplexity 也能理解並把遊戲生成出來,用家只要把 Perplexity 生成出來的原代碼複制,貼上到純文字文件,再 Save As 成 .html 檔案,就能在包括 Chrome、Edge 或 Firefox 等瀏覽器打開。雖然玩面可能比 40 多年前的雅達利遊戲機還要簡陋,但對於初接觸 AI 和編程的朋友會是不錯的練習。當然 Perplexity Pro 用戶,可使用 Perplexity Lab 功能,效能會更為出眾。

要成為免費享用為期一年的 Perplexity Pro 服務,客戶需於推廣期內任何時間內成為已訂購指定的 1O1O / csl / Club Sim / 網上行 / HKT 家居電話 / Now TV 服務計劃(「指定計劃」)的個人客戶,並擁有有效的 1O1O / csl / Club Sim 手機應用程式帳戶 / My HKT 手機應用程式帳戶 / My HKT 手機應用程式帳戶或同意接收由 Now TV Limited 發出推廣訊息的有效通訊聯絡電郵(「有效電郵」);及在推廣期內於 1O1O / csl / Club Sim 手機應用程式 / My HKT 手機應用程式內「我的錢包」 / My HKT 手機應用程式內「我的錢包」或於您的有效電郵收到「免費 Perplexity Pro 服務一年」電子優惠券(「電子優惠券」)的特選 1O1O / csl / Club Sim / 網上行 / HKT 家居電話 / Now TV 客戶。

合資格用戶可留意手機應用程式中的優惠券。

差 DD 都收住貨先啦!NVIDIA 向中國特供 RTX 5090DD?

美國最新的出口限制,令到 NVIDIA 輸向中國市場(包括香港)的特供版 GPU,當中包括面向遊戲界的 RTX 5090D 都要暫停。而根據顯示卡硬件網站 Videocardz 報道,NVIDIA 可能會在短期內推出 RTX 5090DD,以符合 AI 算力限制規定。

本來提供予中國市場的 RTX 5090D 的晶片型號是 GB202-250,比較於 RTX 5090 使用的 GB202-300 晶片,兩者的遊戲效能分別不大,只是 AI 運算能力有大約 20% 的差別。而傳聞中新的 RTX 5090DD,晶片型號是 GB202-240,性能會有幾多的下降幅度暫時未知,記憶體配搭上也不知是否同樣配搭 32GB G7 512bit 記憶體。

MEGAsizeGPU 在 X 平台上指 RTX 5090 DD將會使用 GB202-240 晶片。
另外,爆料者 Kopite7kimi 指,有廠商準備推出 24GB GDDR7 記憶體的 RTX 5090DD,到底是否想拉開與 RTX 5090 的差距,以免效能太近又會再成為「被搞」對像?

另外,據 MEGAsizeGPU 的「X」平台洩密,RTX 5090DD 也是使用 PG145 底板,即是與 RTX 5090 和 5090D 相同,不過這也只是參考設計,顯示卡廠商可按自行需要修改,例如中國顯示卡生產商 Manli 就提到會有機會出現 RTX 5090DD 的 24GB 版本,當然,如果連其他規格都同時降低,這張卡的效能與原來 5090 的定位會有更大差距,到底是否想拉開與 RTX 5090 的差距,以免效能太近又會再成為「被搞」對像?

Windows Update 又出事!部分品牌裝置安裝 6 月更新後無法啟動

Windows Update 又出事!部分品牌裝置安裝 6 月更新後無法啟動

Microsoft 今日表示收到多宗報告指有部分裝置在安裝了 2025 年 6 月安全性更新後,出現裝置無法啟動的問題。他們指正與廠商合作尋求解決方案。

Microsoft 指涉及問題的品牌包括 Fujitsu、GIGABYTE 和 ThundeRobot,不過據外電報道亦有其他未有提及的品牌產品出現類似狀況,如日本品牌 Mouse Computer 亦有產品出事。Microsoft 指由於不同廠商的產品所出現的症狀各異,例如部分品牌的問題出現在 Windows 10 上,而另一些品牌則在 Windows 11 出事,所以認為這些報告之間未必互相關連。

Microsoft 表示經初步調查後,相信問題與個別裝置所使用的第三方靭體有關,可能涉及與 Windows 的兼容性問題。他們正與 OEM 廠商合作調查問題原因,並提供支援以修復受影響裝置。

Microsoft 建議用戶如果在安裝最新 Windows Update 之後出現問題,應與廠商聯絡尋求協助。並將持續提供更多資訊。

夥拍 AMD 研發晶片 Microsoft 官宣次世代 Xbox 多平台生態戰略

夥拍 AMD 研發晶片 Microsoft 官宣次世代 Xbox 多平台生態戰略

遊戲時代即將迎來全新面貌!Microsoft 發布全新官方影片,宣告與 AMD 達成為期多年的策略性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包括下一代 Xbox 主機在內的一系列遊戲裝置,「解鎖」傳統遊戲界限。

今次官宣由 Xbox 總裁 Sarah Bond 親身拍片介紹,她指出 Microsoft 銳意拓展 Xbox 生態,除遊戲主機外還包括掌機、PC、雲端及其他周邊產品等,建立完整生態系統。其實自近 10 年前 Xbox One 開始至現時 Xbox Series X|S 主機,AMD 一直為 Microsoft 設計及生產遊戲機晶片。是次 Microsoft 再與 AMD 簽訂未來多年合作計劃,不只預告次世代遊戲主機內部晶片將繼續「AMD Yes」,更會涵蓋其他平台的晶片研發,兩廠將攜手打造更出色的視覺品質、沉浸式遊戲體驗和 AI 遊戲體驗,確實令人非常期待。相信較早前宣布由 Microsoft 與 ASUS 合作推出,搭載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APU 的 ROG Xbox Ally X 掌機,就是 Microsoft 新戰略下初試啼聲之作。

更重要的是,Microsoft 表示全新 Xbox 遊戲體驗將不受單一商店或裝置束縛,並與現有 Xbox 遊戲庫完全相容。Xbox 團隊更將與 Windows 團隊加強合作,確保 Windows 成為「Number One」遊戲平台。

早前市場曾傳聞 Microsoft 可能放棄 Xbox 主機,讓玩家靠 Windows 11 PC 加全新 Xbox App 即可暢玩遊戲,但今次 Microsoft 表明正與 AMD 合作開發新 Xbox Console 主機晶片,相關傳聞已經不攻自破。預計未來 Xbox 個人遊戲體驗將更具彈性,不僅可在家中客廳開啟主機暢玩,更會有多款掌機或 Xbox 遊戲 PC 推出市場,隨時隨地打機就更加冇難度。

【ZCOPE】暑假旅行必備?$99 Vs $3,699 ANC 降噪耳機 效果差幾遠?

暑假出遊想讓飛行旅程更舒適?主動降噪(ANC)耳機絕對是你的必備神器。以往 ANC 耳機動輒要價上萬元(Sony / Bose獨佔市場),如今在淘寶百元就能輕鬆入手。但平價與高階 ANC 耳機究竟差在哪裡?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Hong Kong ICT Awards 2025 – 商業方案獎 現正接受報名

Screenshot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ong Kong ICT Awards) 旨在表揚及推廣優秀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發明和應用,以鼓勵香港業界精英和企業不斷追求創新和卓越,開發更佳和更具創意的 ICT 應用,滿足企業的營運需要,造福社會。

「2025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設有八個類別的獎項,其中「商業方案獎」類別由香港電腦學會籌辦,當中共分為三個組別,包括:

新興技術

這個獎項主要表揚本地以新興技術開發的優秀科技產品和服務,包括人工智能 (AI)、機器人技術、大數據/開放數據、增強現實 (AR)、虛擬現實 (VR)、混合現實 (MR)、分佈式賬本、物聯網、3D 打印、數字孿生等,以為他們的目標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商業及公營機構

這個獎項主要表揚本地研發的產品或應用解決方案,通過新興的資訊科技,包括雲端、物聯網、移動性、智能設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商業及公營機構提供具成本效益及創新的資訊科技方案,以提高公司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整體競爭優勢。此獎項鼓勵企業和公營機構運用最合適的技 術去開發和實施內部應用程式。

中小企業

這個獎項主要表揚由本地開發、著力於中小企業的創新科技產品或技術方案。中小企業是本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它們對於資訊科技的採用對其效率和生產力至關重要,在全球市場營銷策略和業務拓展方面亦如是。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八個類別的獎項,每個獎項類別均設有一個大獎,而最終評審委員會會再從八個大獎中甄選出「全年大獎」。此外,為了激發更多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每個獎項類別都會選出一個「最佳人工智能應用」獎,以彰顯並表揚在相關範疇應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參賽作品。

機構如有產品或方案符合以上之項目,歡迎報名參賽。報名及詳情請瀏覽:

https://hkcs.org.hk/ictawards/

截止報名日期:2025年 7 月 14 日 (星期一) – 中午 12 點正

首創「升降捲芒」筆電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於今年初 CES 2025 展會上,其中一項備受矚目的產品,是由 Intel 與 Lenovo 聯手打造的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升降捲芒」Notebook,半年後終於在全球上市,為近年沉悶的 Notebook 市場帶來一些新意。

其實 Lenovo 一直都有開發不同的雙屏幕筆電方案,包括早前推出過可摺曲 OLED 屏幕的 ThinkPad X1 Fold,今年也有雙屏幕的 Yoga Book 9i Gen 10,而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的OLED 屏幕加入獨特的捲軸技術,按下專用按鍵,或對著攝影機進行手勢操作,屏幕即可原本的 14 吋,垂直向上擴展至寬敞的 16.7 吋,一舉獲得近 50% 額外可視面積,改善了之前兩款雙屏筆電需要犠牲鍵盤要變成外置式的缺點,令電腦擁有便攜外形,維持 14 吋筆電常見的 19.9mm 超薄機身與僅 1.7kg 重量。今次 ThinkBook Plus Gen 6 Roolable 是 Lenovo 與 Intel 合作開發,其創新設計獲得 75 項獎項,成績似乎相當不俗。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一邊睇 Powerpoint 簡報、一邊開視像會議,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都幾適合。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也不只是「為創新而創新」,實際使用上,它可將 Excel 報表顯示行數由原本 39 行增加至 66 行,商務人士也會喜愛它的屏幕展開後,可以分割出上下兩個 16:9 屏幕比例,如同一時間瀏覽網站並顯示電郵或簡報、或者顯示更多更詳細的數據圖表等都十分適合。

規格方面,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最高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處理器(Series 2)、Intel Arc Xe 顯示核心、32GB LPDDR5x 記憶體、1TB PCIe Gen4 SSD、Intel Wi-Fi 7 及藍牙5.4 等,提供 AI 與 Copilot+ PC 體驗。電腦已通過了 30000 次開合和 20000 升降捲軸屏幕的負荷測試,耐用度不用擔心。新機建議售價為 3,499 美金起,折合港幣約 $27,292。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可顯示更Excel行數,數據分析達人相信也愛不惜手。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背面設計,有著系列的年輕商務氣息。捲軸部分的背面也有硬殻保護。

示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