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小學生從有「機」學習生活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機械人冷冰冰,加上很多人以為機械人感覺仍十分遙遠。然而細心看,智能機械已經走入生活,大家手上的智能電話就是最接近生活的例子。有學校深明此道,將機械與綠色生活知識融合,發展出有「機」學習的 STEM 生活知識。

    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簡稱陳耀星小學)校長陳碧蘭表示,該校早於五、六年前以興趣班形式,發展機械人課外活動,歷經數年取得不俗的成績。恰巧前年政府宣布推行 STEM,而學校同年也獲得優質教育基金(QEF)撥款,學校將 QEF 款項購置 STEM 設備,讓五、六年級的 STEM 內容成為常規課程。

    前期規劃有機農圃

    至於教育局的十萬元撥款主力於發展環保的有機農圃,顧名思義,經由農作物種植學習常識,並加入德育學習。陳校長指出植物的課程設計和資料較多,較容易加入到全校各年級科目,例如二年級可以量度植物高度,並且是常識科內容;而五年級就將植物配合生命教育等。話雖簡單,但利用校園環境種植,也並非一次就能成功。校長回憶說當初培育植物時,就誤選了一個當風位,幼苗初期無法成長,其後配合種植專家建議,運用塑膠瓶保護幼苗,才能種植成功,既實踐常識和德育知識,當中也有 STEM 元素。

    有機農圃配合常識外,今年暑假也加入拔尖的機械人發展。正如前述,陳耀星小學一直有發展學習設計機械人,近期師生們合力研發三款農務機械。分別是翻土機械人、灌溉機械人和堆肥加速機械人。負責該計劃的林錦雄主任表示 STEM 適合用作解決生活問題,運用知識正可處理上述三件事項。

    [row][double_paragraph]

    有機農圃適合於各年級發展,近期更加入機械人元素。
    有機農圃適合於各年級發展,近期更加入機械人元素。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堆肥加速器運用 VEX IQ 的金屬組件組裝。
    堆肥加速器運用 VEX IQ 的金屬組件組裝。

    [/double_paragraph] [/row]

    優化種植方案

    三組機械人運用 VEX IQ 的金屬組件組裝。設計上,灌溉機械人是最常用設備,每日會自動灑水,設計原理也不太複雜,於水樽上加入轉動裝置已可,並且預計是三個項目裡最大型的機械人;堆肥加速機械人也是常用的設施,運用機械作拌動,讓肥料能定時自行攪拌;至於翻土機械人使用機會較低,每年收成後就放在泥土上,進行翻土動作。

    機械人改變學生思維

    談及協助設計有機農圃三個組件的學生,原來參與機械人設計逾兩年。其中受訪的是學生趙子瑋和鄧瑋衡,他們表示過往接觸機械人的機會不多,當學校提供機會,就加入了興趣小組。學校方面,所選用的是 VEX IQ,而趙子瑋能清楚說明 VEX IQ 的優點比 LEGO 多,一方面是機械人構造有更多滑輪和摩打,另一方面是賽制也稍有不同。至於編程技巧方面,兩者就沒有太大差距,但由於 VEX IQ 機械人整體往往較複雜,因此程式複雜度也較高。

    趙子瑋接著說玩 VEX IQ 能讓所學實踐,而且並非只是課堂活動,學習方式較傳統課堂有趣得多。此外,外出比賽有很大得益,能親身看到其他文化和擴闊眼界,例如對各地英語口音留下深刻印象,遇上不懂的語言也會 借Google Translate 協助翻譯。最重要是理解到世界很大,曾自以為是香港代表實力已很高,但外出比賽後才發現各國精英雲集。此外,也體驗到自身的弱點,一直以為在操控上十分熟悉,但相比外國選手在操控上的熟悉度,自己還有很多提升空間。

    VEX IQ 機械人現在是陳耀星小學的常規課程,六年級上學期會組裝砌機械人,下學期撰寫程式。
    VEX IQ 機械人現在是陳耀星小學的常規課程,六年級上學期會組裝砌機械人,下學期撰寫程式。
    同學需同心協力才可以解鎖過關,圖中是兩位同學成功解除機關,與大多數機械人比賽不太一樣。
    同學需同心協力才可以解鎖過關,圖中是兩位同學成功解除機關,與大多數機械人比賽不太一樣。

    出賽後性格成熟

    此外,VEX IQ 的機械人優點是組件有很多接駁位,因此設計上可以彎曲,也更像現實世界上的物件。此外,VEX IQ 有清楚的學習階梯,由最初的膠件,至中階的金屬工具,若有興趣甚至可以繼續參與 VEX IQ U。物料和賽制也會隨年齡而改變,學生要自行參與的時間更多,另外有 STEMResearch,以今年而言,題目是「機械科技應用在XX上」,該校就選用機械科技應用在垃圾分類。林主任認為 VEX IQ 賽制設計十分完整,讓學生有更多增加 STEM 知識的空間。

    [row][double_paragraph]

    兩位學生自以為在港成績不俗,外出比賽才體會天外有天。
    兩位學生自以為在港成績不俗,外出比賽才體會天外有天。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趙子瑋(左)與鄧瑋衡(右)均曾前往美國參賽,參賽後眼界擴闊之餘並真正成長。
    趙子瑋(左)與鄧瑋衡(右)均曾前往美國參賽,參賽後眼界擴闊之餘並真正成長。

    [/double_paragraph] [/row]

    林主任補充,學生既擴闊視野,能重新審視自身,不再以為「看了就是學識」,更重要的是能學會照顧自己。他坦言帶隊外出多次,印象最深是有學生一直甚為被動,如煮杯麵、剝蝦都不會,也不太敢與人溝通,容易情緒波動。自去外國比賽一次後,就改變了所有壞習慣,明顯的有所成長。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