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兒童常見防衛系統 ─ 哭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85d0d4203bed331545e43867f98d9ed2b7eb0646.PNG

    孩子「哭」是家長最頭痛的事!兒童面對心理壓力,很自然衍生不同的方法處理。最常見的現象便是「哭」。嬰兒瓜瓜落地後,每當肚餓、肚痛、過冷、過熱等等便會哭。這樣母親便知道嬰兒的需要,作出適當的處理。

    當孩子長大,遇到困難也會哭泣,這是孩子表達的方法。可是兒童必須學習成長,學習自己食飯、飲水和上廁所。日後也要做家課、收拾東西、自己睡覺和穿衣服。上學後,煩惱增加,學習與同學交往;更深一層,要學習尊敬師長、以禮待人和遵守秩序,最大壓力是用功讀書,應付考試。小朋友遇到困難,自然放聲大哭。

     

    以哭回答老師
    小明剛剛升上小一, 老師發現他很容易哭,課堂上喚他回答問題,他以哭回答。小明小息時,只會獨自一人靠在牆角上,避開其他同學。老師一接近他,他便開始哭泣,無論老師如何安慰,他仍然聲淚俱下、泣不成聲,老師一面無奈。小明的父母也苦無對策,只好尋求專家意見。
    最簡單的處理方法便是「視而不見」,讓他自然停止。其實小明的「哭泣」是父母「鼓勵」出來的!每當小明幼時哭泣,父母便十分緊張,連忙為他張羅解決,小明凡事都不用費心,只要一哭便有人餵食、穿衣、清潔;當他發現心愛的玩具,只要一哭便出現在眼前。

     

    父母助改變
    小明的父母必須醒覺,改變「隨傳隨到」及「隨他所欲」的管教方法。小明過份依賴父母,父母不在身旁便手足無措。父母培育孩子的獨立能力,應該由嬰兒開始!嬰兒出生後,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半夜醒來哭泣,也擔心著涼,所以便與孩子同睡;加上香港環境狹窄,只能與父母或傭人同房。兒童由六個月至六歲,對父母有強烈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及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有不少一年級學生,不喜歡上學,主要原因是不願意與父母分離。因此,幾乎所有兒童心理專家都主張小孩子從少獨自睡覺,培育他們的獨立能力。下一期談談孩子發脾氣的處理方法!

    e65aca56600030b56b795d6a1903b18c7cb497b5.jpg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